在徽州區不遠的歙縣,“非遺”傳承人的培養模式也在創新。一個名為“行知”的學校創辦起國家示範專業——“非遺職業教育”,中央財政為此提供了1000萬元扶持資金。
從繪畫、寫字,到古典文化知識研修,到實訓,許多全國、全省知名的大師都會定期前來授課。第一批50多名學生經過三年的正規學習後,已全部實現就業。
“古老藝術的傳承已告別單純的手藝‘傳幫帶’,邁向更成熟的階段。”校長於日錦說。
據介紹,文化工作者還在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扶持建設傳習基地、專題博物館、傳習所;開展非遺項目進校園活動,優化保護環境;推介保護區非遺項目開展文化交流;加強文化生態保護理論研究,舉辦高峰論壇、研討會,整理出版理論成果。2010年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項目入選十大“國家文化創新工程”。
文化部不久前批准實施了《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今後,這個保護區將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強區域協調,合理配置資源,有效推進建設。同時,建立監測評估機制,省、市保護工作機構辦公室定期對規劃項目實施情況、資源保護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收益情況等進行監測督察。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歙縣老胡開文墨廠廠長周美洪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在徽墨的造型、顏色和市場銷售方式上創新。企業從最初的小作坊已經發展成年銷售額千萬元的規模。
在全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的這個週末,55歲的周美洪忙著接待幾批前來參觀的中小學生。“我希望推動文房四寶走進千家萬戶,讓娃們都能喜愛上我們古老的技藝。”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