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據疑提前走光 外媒7次猜對月度CPI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4 12:15:03  


 
  多名國家工作人員疑洩密離崗

  此前,曾傳出“國家統計局辦公室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的部分工作人員已經因為洩露宏觀經濟數據相繼離崗”的消息。

  報道稱,“在3月底就有宏觀部門的涉及人員相繼落馬。這些人職位不高,多是處級幹部,但都位於能提早接觸到數據的核心部門,雖然還沒有最後的定論,但應該是作為公訴的刑事案件處理”。

  據記者調查,形形色色的經濟數據甚至宏觀決策洩露時有發生。比如,一家國內知名券商負責宏觀研究的研究員多次在國家統計局月度宏觀數據公布的前一、兩天,通過短信告知記者要公布的所有數據,雖然標明“傳言”,但都與之後國家統計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絲毫不差。傳言已成為市場的一種習慣。每當數據發布前夕,傳言開始散播,出處都是“消息人士”。

  年初,由於調整權數,備受市場關注度CPI數據發生了較大變化。眾多機構預測1月份CPI同比將超5%,經濟學家們的預測均值甚至達到了5.4%。隨著CPI數據公布日子的臨近,各種傳聞再次來襲。

  在2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月份CPI的前一天,記者採訪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首席經濟學家時得知:“之前傳聞CPI同比增幅在5.2%,但是現在還有一個版本是4.9%,因為統計局調整了權重。”結果,1月份CPI與這位經濟學家所說的傳言完全吻合。

  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加息宏觀決策也被認為是疑似洩密的重災區。央行自去年10月份首次開啟加息周期以來的四次加息,除了一次在春節長假之後,其它每次都曾在加息前一個交易日有所反應。

  向多位提前提供數據的人士詢問消息出處,答案模棱兩可:朋友、同學。一位曾身為知名大學金融學博士的某研究員,因為有供職於人民銀行的同學,提供的數據也被認為更具可信度。另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的研究員、經濟學家更是能準確預測,甚至是提前獲知數據。

  此外,一些熱衷於出席各個研討會、投資策略會的“國字號”專家學者,有時也會在一些對媒體的閉門會議上不經意間透露一些政策信息或數據。

  建言:數據反腐已成反腐敗新課題

  對於看著CPI變動炒股的普通散戶來說,信息的不對稱對他們的心理影響顯然更大。網民“泓旭666”感慨,數據洩密背後潛規則和利益鏈條令中小投資者有“我為魚肉”的感覺。

  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認為,“通過這種不正當手段獲得的所謂信息優勢無異於公然搶劫。”

  中國社科院人民財富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國賢在微博上表示,數據反腐已經成為反腐敗的新課題。趙慶明認為,應當通過設立更為嚴格的統計數據發布制度保證數據發布的保密、公正。市場人士認為,相關工作人員的自律要求也應該更為嚴格。在數據發布之前,通常可以接觸到數據的都是國家公務員,通過考試、層層選拔的國家公務員,理應在自律方面有著嚴格要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