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海戰鬥艦是顆“定心丸”
儘管樟宜海軍基地可供大型航母或者艦艇進駐,然而此番美國卻選派了新型瀕海戰鬥艦在新加坡長久部署。對於其中原因,《艦船知識》雜誌網絡版主編、軍事問題專家宋曉軍在接受《世界新聞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在當前資金並不充裕的情況下,選派相對廉價、多功能、同時製造量也較大的新式瀕海戰鬥艦為新加坡“撐腰”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面對崛起的中國,東南亞各國都在觀察美國制定亞洲長期安全計劃的各種跡象。另一方面,自從奧巴馬總統上台後,美國想要重返東南亞的決心已經十分明顯。“美國想要重返東南亞,正是因為中國崛起的速度太快,再加上日本‘垮掉’,美國感到有些來不及了。”宋曉軍說,除了中國的崛起,中東亂局目前波及的範圍正愈發擴大,而作為新加坡鄰國的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都是穆斯林國家,一旦這些國家的穆斯林受到中東亂局的影響,新加坡很可能遭到衝擊。因此,美國在新加坡部署瀕海戰鬥艦,無疑是要給新加坡吃一顆定心丸,表明美國對其安全的保證。
也有分析指出,美軍駐扎新加坡彌補了新加坡國防在空間和時間方面的先天不足,也解除了大型海空軍基地在新加坡這樣小的國家易受攻擊的擔心,為新加坡優先發展海空軍的計劃提供了可能。同時,新加坡軍隊也可以學到美軍先進的軍事技術和管理經驗。
巨額費用誰來出?
“對新加坡來講,瀕海戰鬥艦帶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撐。”宋曉軍指出。瀕海戰鬥艦的長久性部署還涉及到巨額費用問題,“雇用這個長久‘保鏢’的費用與以往到新加坡去補給和修養的艦隊不同,巨額的資金誰來出?”人們已經注意到,當前美國自身的財政漏洞很大,中東的問題一直難以收場,也門的嚴重亂局正在上演,而沙特阿拉伯也存在某種程度的潛在危機,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美國資金和精力的投入。而如果這筆錢由新加坡來出,新加坡的議會會同意嗎?
宋曉軍表示,與此同時,新加坡要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平衡問題,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加坡既想讓美國去,又要擔心鄰國的穆斯林,同時還要看中國的臉色,除去軍事層面的考慮,這更多的這是一個政治問題”。
20世紀末以來,隨著美國海軍的作戰環境和對象的巨變,美國逐漸認識到今天的戰場在瀕海以及五大洲陸海交界的地方。為適應這一重要轉變,美國海軍作出調整,計劃在2035年前進一步縮減大型戰艦的規模,而將艦艇發展的重點轉向以瀕海戰鬥艦為代表的小型戰艦。
瀕海戰鬥艦具備大洋航行能力,能遠距離到達全球需要部署的地方。瀕海戰鬥艦被外界稱為21世紀海戰新寵,其技術性能十分卓越。例如,快速的機動能力“自由”號瀕海戰鬥艦具有高度的自動化設計,它將成為美國軍事力量網絡化和全球化作戰的重要組成。即把海洋、陸地、天空、太空和計算機網絡空間,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整合到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