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喀什的民間手工藝人在展示銅器的制作過程。 |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印度時報》6月12日載文《喀什,中國的另一面》,摘要如下:
從烏魯木齊至喀什的行程絕對出乎我的預料。早上出發時感受還相當美妙。當我們最終到達喀什時已是夜裡9時。我筋疲力盡且滿腹牢騷。然而,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座神秘的綠洲城市及其已有500年歷史的城墻時,我又變得興奮異常。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上重要的貿易城市,喀什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於距離比什凱克和阿拉木圖(前者為吉爾吉斯斯坦首都,後者是哈薩克斯坦經濟文化中心——編者注)較近,它被視為中國通往中亞的門戶,散發出一種獨特的中亞風味。目及所處皆是維吾爾族的巴扎、茶房和面孔,許多女性還蒙著面紗。老城中心的艾提尕爾清真寺是中亞地區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最多能容納兩萬名穆斯林信徒。
在擠進人潮湧動的一座喀什市場後,我聽說每到周日,從中亞來到這座市場的人能使喀什人口猛增5萬。從精美的地毯、維吾爾傳統匕首到現代家電,這裡的商品一應俱全,我花了幾個小時才逛遍。同樣有趣的是位於喀什東南部的牲畜市場。來自中亞各國的買家和賣家使這裡人聲鼎沸。此外,還有成千上萬只綿羊、數不清的牛和駱駝,空氣中不時飄來附近食品攤上散發的烤肉香味和黃褐色的揚塵。時光好像又倒流到往昔歲月。
但喀什老城的魅力還能持續多久?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席捲全國的巨變暫時還未波及這裡。但或許時間已到。5年內,現代化的浪潮可能會使老城改顔換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