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國家認同是國民教育的國際慣例
國家認同是指一國公民對於自己所屬國家的認同,是一種將國家視為“己者”而非“他者”的感受,而“愛國主義”則往往是指一個公民對於其所認同的自己的國家的熱愛和忠誠。在某種意義上,愛國往往是國家認同的昇華,而國家認同則是愛國的前提。按照國際慣例,培養公民的國家認同,是國民教育的核心內容。
例如,美國《公民與政治課程標準》的目標是:“培養認同美國憲法的合格公民,並使他們有見識、負責任地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一項調查顯示,在歐美18個發達國家中,美國人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最強,也最願意為保衛他們的國家而戰;說起韓國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們強烈的國家認同感,韓國人的國家認同使得國外產品很難與韓國本土產品競爭。“身土不二”是韓國隨處可見的廣告,意思是說“我們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擁有著養育我們成長的國土,而生我養我的土地上生產的東西才是最適合我的”;新加坡的國民教育是從小培養的,學生從小學便培養國家認同,通過推行國民教育,進一步促進新加坡國民凝聚力,讓新加坡人對國家的未來更具信心。
特區政府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有堅實的基礎,這就是一個中國、民胞物與、血濃於水。反對派以種種藉口和不實之詞,抵制國民教育的核心國家認同,其要害是“去中國化”,是抵制認同“主權中國”,企圖改變“政治中國”,拒絕融入“經濟中國”,排斥“文化中國”。反對派抵制國民教育的本質,是將香港當作獨立政治實體,與陳水扁推行“法理台獨”時大搞“去中國化”如出一轍,對此,香港教育界和社會各界應予以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