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文匯報:貨幣持續緊縮 恐衝擊實體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1-06-15 18:15:34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內地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再次突破5%大關,同比上漲5.5%,創下34個月以來新高。隨即,央行宣布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也是央行年內第六次上調。經此輪調整後,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已達到21.5%的歷史高位。

  文匯報特刊發社評稱,央行接連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固然可迅速將市場資金回抽,但銀行貸款額度進一步壓縮,令企業融資成本大幅上升,中小企更是借貸無門,在目前內地經濟有放緩跡象的情況下,可能對實體經濟增長造成較大衝擊,應引起有關方面高度重視。遏抑通脹不能只靠貨幣緊縮一途,當局應通過控制商品及原材料價格,完善投資渠道,發揮股市蓄水池作用等措施,多管齊下遏抑通脹。

  內地最新的經濟數據冰火兩極,一方面製造業PMI、工業增加值增速、出口同比增速均在回落;另一方面通脹卻在食品價格及翹尾因素等推動下再創新高。考慮到糧食等食品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仍會延續上漲勢頭,加上內地成本價格上升的趨勢在短期內難以逆轉,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和資產價格屢創新高,將加重內地輸入性通脹壓力,遏通脹依然是內地眼前首務。央行在經濟數據出台後立即宣布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正顯示央行壓抑通脹的決心。

  然而,上調準備金率不可能沒有界線,現時大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1.5%,確實過高,不但令到銀行盈利受損,而且也令到大量中小企的融資壓力愈趨嚴峻,迫使不少企業要尋求民間借貸融資。雖然內地規定民間借貸利率不能超過銀行利率4倍,但不少企業為求融資周轉不惜借取月息8%、年息達100%的違法高利貸,如此強撐下去最終恐難逃倒閉命運。如果借貸困難持續,大批中小企骨牌式倒閉,對於內地就業及實體經濟勢將造成極大衝擊。

  應該看到,遏通脹不能只獨沽一味靠抽資凍資,當局應採取多管齊下,除了傳統的上調準備金率、發票據、加息等措施之外,更可通過控制生產源頭及發展股市蓄水池等紓緩通脹壓力。由於內地通脹的一個主要因素在於輸入性物價的上漲壓力,當局可進一步理順大宗商品及能源等價格機制,加大對囤積哄抬原材料價格的打擊力度,藉此控制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價格,減輕生產鏈各個環節的物價上漲壓力。同時,股市是收蓄市場資金的重要渠道,但內地股市政策市色彩太重,近年更是疲弱不堪,令內地居民多不願將資金投入股市,轉為投向房地產甚至商品市場,為熾熱的通脹火上加油。當局應完善居民的投資渠道,將市場資金適當導向股市、債市,才是回抽流動性的有效方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