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求是理論網刊載作者鮑盛剛的文章指出,中國崛起應選擇軍事擴張還是商業和平道路?這將影響世界秩序的重建,也將影響中國自身的發展。美國開國時期漢密爾頓對美國和世界的未來有一個設想,現在我們依然可以借鑒,他認為商業可以成為和平的理由,通過擴大貿易可以用商業雙贏政策代替戰爭零和遊戲,商業是博愛的最高形式,是通向世界和平的最快道路,以此在獨立國家自由參與的基礎上形成全球經濟和政治體系,這個體系是以經濟導向為核心的國際體制,而不是以安全和軍事力量為基礎的體制。
中國崛起是全球市場選擇的結果,所以中國崛起不是建立在軍事擴張的基礎上,也不是建立在意識形態對抗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市場規則的基礎上,正是以市場規則為核心的經濟全球化導致了全球經濟結構的變化,而這一變化推動了中國的崛起。市場規則以利潤為導向,而利潤是一種信號,它告訴我們,為了滿足那些我們不認識的人的需求,我們必須幹什麼,我們正是通過追求利潤而從利己主義者成為利他主義者。同時利潤也是一種信號,它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在哪裡研發,哪裡生產,哪裡銷售,從而使收益大於成本,我們正是通過追求利潤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使人類達到充分繁榮和富裕。無疑,市場規則這一看不見的手正在依照自己的邏輯塑造著我們的世界,並成為指導和約束各國特別是跨國公司行為的準則。
冷戰後,美國和西方國家主導的政治全球化打開了經濟全球化這個潘多拉盒子,饑渴的資本紛紛從美國和西方湧向地球的另一半,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因為那裡有巨大的市場和充足的廉價勞動力,與此相比,美國和西方因為發展,趨於飽和,投資回報空間越來越稀薄。在全球一體化時代,資本超越國界,把全球作為一體,對資源加以整合配置以求資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潤的最大化,從而改變了以往以國家為主體的全球產業分工和貿易模型和全球經濟結構,以及全球經濟運行機制和全球財富的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