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距離下屆行政長官選舉不足一年,但到目前為止,誰是下任特首仍然撲朔迷離。《信報》今日發表分析文章稱,泛民要最終贏得特首競選,最難的是要贏自己人。
中央猶豫未決,其一考慮當然是看看泛民主派會否參選“搞局”。觀乎近日形勢發展,泛民參選幾成定案,只是誰來出選難有定案,或須透過初選機制來決高下。然而,怎樣的初選機制才得到泛民各派認同,又是另一頭痛問題;據聞,民主黨內部已想出一個“借肚生仔”之法。
泛民主派搞初選,其實並非沒有前科。2007 年港島區補選,泛民主派透過初選模式,在陳方安生與勞永樂之間選出陳太與葉劉淑儀對壘。當年的初選,其實也屬“小圈子”選舉,透過團體代表投票選出候選人;是以這種安排,難以再次得到學者支持。
有泛民中人慨嘆,初選搞得規模太小,會淪為“小圈子”選舉,難言公信力;規模搞得太大,泛民又難以執行。事實上,政府每次搞選舉,花費至少過億元,即時規模減半,也要數千萬元,還未計算場地租金等等不會計算在內的開支,人力、物力欠奉的泛民主派根本難做到。
所以,民間策發會建議趁著區議會選舉之時,在票站門口擺檔,呼籲市民再投票給泛民的特首初選候選人,希望參與初選投票的人數不致太少;但有意見認為這方法不可行,因為投票站附近滿是禁區,泛民根本難以擺檔。
有民主黨核心遂想出一個“借肚生仔”之法,同樣都是搭區議會選舉的“順風車”,但是以各個參選黨員所得票數計算,不論輸贏;當然,不同黨派出選人數或多或少,所以任何政黨也可以爭取無黨派或其他黨派的支持,願意把區選中所得的票數“虛擬轉賬”予該黨的初選候選人,便可以增加他的支持度;一切安排必須在區選前向選民說清說楚,令他們明白投票選區議員的同時,也是表態支持哪位泛民主派人士參選特首,意義乘二!
不過,這“借肚生仔”方法是否可行,要看其他黨派的意見,尤其是民主黨地區樁腳多,這建議容易讓人聯想到為自己參選鋪路。所以,民主黨這建議僅限於內部討論,一切還待普選聯學者做研究,然後才慢慢斟酌。
說到底,泛民要參選特首,最難的不是要贏建制派,而是“要贏人,先要贏自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