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冰淇淋在民間迅速躥紅,因為北京此時已成交通樞紐,外來人員激增,他們從相對封閉的地區來到開放的北京,不免有嘗新鮮的心理。
冰淇淋味道好,樣式奇特,最得外地遊客歡迎,加之利潤驚人,商家推廣力度也大,以上世紀三十年代為例,當時一元錢能買100多個雞蛋,10多斤白糖,而用這十分之一的材料生產出來的冰淇淋能賣1.5元,故走街串巷者頗多。最火時,打冰盞的都改詞了,改唱“冰淇淋,真叫涼,雞蛋牛奶加白糖”。
本地人吃得少,外地人嘗新鮮,但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冰淇淋是更高級的解暑飾品。隨著生活條件改善,昔日貴重食品紛紛飛入尋常百姓家,冰淇淋終於走向普及,今天,雪花酪、酸梅湯、果子幹等傳統解暑食品已很難與它競爭。
從解暑和營養方面看,冰淇淋未必適合人體,但它在生產規範、質量、口味、衛生等方面,優勢突出。從今天的視野看,我們傳統中有許多只完成了一半的發明,這使得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紛紛被淘汰掉。為什麼有了創意,卻沒能持續發展起來呢?這其中的緣由值得深思。
本文資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