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聯合報:吳敦義角色 過渡與接班間的想像
http://www.CRNTT.com   2011-06-19 08:02:03


就算“馬吳配”打贏二○一二這仗,接下來的整個政權班子如何一新耳目,藍軍囊中可有妙計?
  中評社台北6月19日電/馬英九今日將宣布與吳敦義搭檔競選二○一二大選,“馬吳配”正式上陣。這項選擇,是典型國民黨式的布局,追求穩重優於創新。但站在這個藍綠決戰的關鍵點上,吳敦義的角色究竟將只是一次過渡,或者也兼具承先啟後的接班意味,似存在不少可供想像的空間。

  聯合報社論指出,歷屆大選,“總統”候選人挑選副手,雖一直不乏“夢幻人選”的傳說,但最後的選擇往往回歸到“不減分”的底線,以求務實。包括陳水扁自爆,二○○四年一度考慮找蘇貞昌搭檔,卻因謝長廷大力反對,因而繼續由呂秀蓮搭檔,以減少內部阻力,即是一例。吳敦義成為馬英九的副手,談不上是支“奇兵”,但以其“閣揆”任內的表現及過往的從政資歷,可謂亦是順理成章的人選,符合“不減分”原則。

  檢視吳敦義“閣揆”任內的表現,確有其獨特的風格:與在野黨的應對,他的政治手腕游刃有餘,不卑不亢;他領導的行政團隊難稱銳意革新,但在關鍵事件上卻亦不致發生螺絲鬆脫問題,以塑化劑問題的發掘與後續落實,即是例證。比起扁政府時代的“閣揆”,他不會發飆,也非虛張聲勢之徒,亦不是唯唯諾諾之輩;從“內閣”最近對蚊子館改建及中部國土下沈的處理,顯示他能承擔,也敢授權。

  正因為如此,馬英九找吳敦義搭檔,並不純然是看中他在行政上能提供的火力支援,而是因為他在現實上有更佳的平衡感。如果將來當上“副總統”,他應當不會變成像呂秀蓮那樣既傲慢又充滿艾怨的“深宮怨婦”,他未必會像蕭萬長、連戰那樣隱沒在馬英九的身影之後,更大概不會變成李元簇那樣“沒有聲音”的人。以目前馬、吳兩人的互動觀察,吳敦義也許可以做個不太壓抑、且有適度表現的副“元首”,同時又不必擔心他搶走馬英九的鋒頭。

  這樣的推想,並無意對“馬吳配”的選情作過度樂觀的預估,而是要藉此提醒藍軍放長眼光,想想更長遠的未來,國民黨究竟為國家儲備了多少可用之才?就年齡論,吳敦義今年六十三歲,雖小蕭萬長九歲,卻仍長馬英九兩歲,國民黨能以此誇稱“世代交替”或“年輕化”嗎?尤其,民進黨已喊出“四十世代打前鋒”,而國民黨的五十世代卻看不出幾個可期遠大的“苗子”;就算“馬吳配”打贏二○一二這仗,接下來的整個政權班子如何一新耳目,藍軍囊中可有妙計?

  從這個角度看,“馬吳配”成軍,要面對的不只是明年一月的大選,同時也是對二○一六大選展開戰略思考。如果“馬吳配”勝出,馬英九有四年的寬裕來進行台灣民主長治久安的布局思考,而吳敦義則能在此助其一臂之力。從年齡看,吳敦義的搭檔也有可能是一個“過渡”的角色;但從藍軍性格及政治現實的變化看,他就此出線接班的機會也是存在的。然而,這一切皆未必是吳敦義自己所能決定。台灣的政治環境變化萬端,客觀環境未必隨人的意志而移轉;但“馬吳配”所誘發的形勢,至少能提供朝野尋思、想像的線索,如果台灣的政治不想一直在原地踏步的話。

  台灣選民經歷多次大選洗禮,其實已逐漸擺脫所謂省籍平衡、地域平衡、乃至專長互補等形式條件的制約,而對候選人採取直觀的評斷。因此,今天“馬吳配”的成形,已無必要在這些題目上錙銖計較他帶來的加分、減分的效果;可以確定的是,馬英九和吳敦義的合作關係,應是歷屆朝野正“副總統”候選人中最健康、最對等、也最少算計的一對,日後也不致發生像“水蓮配”那樣貌合而神離,或者像“李連配”那樣覺得遭到對方“暗算”的憾事。

  重要的是,馬、吳雙方要將兩人的合作放在更長遠的國家發展及政黨政治羅盤上思考,那樣才能激盪出更重大深遠的意義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