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香港文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網志稱,當前本港的樓市環境極不尋常,泡沫風險與日俱增,政府穩定樓市決心毋庸置疑,如有需要會毫不猶豫進一步加大出招力度,但政府推出應對措施,不是希望一下子把樓市“打沉”。的確,穩定樓市是本屆政府最大挑戰,面對本港樓市節節上升,政府既要防樓市泡沫繼續膨脹,更要防樓市硬著陸衝擊經濟。因此,政府推出的任何措施,要防止出招太猛引發香港經濟大震蕩。
社評說,香港樓市節節上升,與外圍經濟情況關係至為密切。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之下,流動資金充裕,利率持續超低,令香港樓市異常暢旺。政府從去年起,採取應對措施,包括增加土地供應、遏抑物業投機、確保物業市場透明度、防止按揭信貸過度擴張,這些措施有一定成效,如徵收“額外印花稅”後,投機活動明顯冷卻,今年首五個月的“摸貨”較去年首十一個月銳減超過六成。政府最新的措施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增加土地供應,包括推出“限盤”,二是加強銀行體系的風險管理。但樓價仍在上升,6月10日半山波老道地皮的拍賣結果,雖然沒有創出新的地王,以接近27000港元的成交價計算,樓價仍然是高處不勝寒。
香港樓市的周期性特征十分明顯,一如春夏秋冬,日出日落。內地開放改革初期,資金流入本港樓市造成地產價格上升,卻在1982年出現香港前途問題引發樓價暴跌。隨著中英簽署協議,樓價由極低估值回升,直到1997年回歸後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再加上特區政府大量甩賣土地及公營房屋,導致樓市暴跌,直到2003年沙士後見底,六年時間下跌六成多。當前樓市的上升周期,由2003年中開始至現在,香港的樓價已經超越1997年的歷史高位,雖然預計香港樓價的上升周期仍然持續,但樓市下調的周期亦可能即將來臨。
社評說,樓市始終是由市民的收入水平來支撐的,假如現在的利率增加3%,回到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負擔比率將升至63%,市民收入與樓價脫節的情況將更加嚴重,泡沫破裂的危機更重。香港樓市在大起之後大落,結果是大量市民被捲入負資產漩渦。因此,面對樓市泡沫風險與日俱增,政府推出任何措施,都要保持樓市穩定,特別要防止本港樓市下調周期即將來臨之時,政府恰恰出招太猛加劇下調周期的震蕩。1997年本港樓市進入下調周期,但政府還落下“八萬五”猛藥,結果令樓市狂瀉不止,整體經濟元氣大傷,歷史的教訓不可輕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