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排水標準“一年一遇”的短視思維該丟了
http://www.CRNTT.com   2011-06-23 12:34:19


武漢大道岳家嘴嚴重漬水,交通癱瘓數小時。
  城市排水系統竟然是“一年一遇”,若非武漢市水務局的這名官員這般輕描淡寫地說出口,我們真不願相信,一直被市民長期詬病的城市排水防洪體系的短視思維,果然“短視”到此等地步。難怪眾多網友群起而在網上“拍磚”,紛紛批評這種“一年一遇、一年一澇”的城市公共短命工程。據說,就是這樣的讓人大跌眼鏡的標準,還是“國家規定的城市防漬標準”,還並非武漢這麼獨幹,其他地方“逢雨必癱”幾乎已成困擾眾多大中小城市的共同難題。

  只是其他城市,在年年水澇擾民時,才無奈而悄悄地搬出搶險抽水設備,動用人力、物力、財力加大馬力抽水,沒像武漢這樣公開言說這一城市普遍存在的問題罷了。記得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我們的城市缺的就是這種良心;德國人在青島留下的排水系統,上百年了,至今順暢;在美國、德國等一些即便是小城市,其排污道往往與電信、供暖、供水實現科學整合,下面寬得可以開小車。我國歷史上也有排水“長效工程”,比如江西贛州的排水系統,便是宋朝先祖留給後人的贈品,至今沿用千年,仍舊好使。

  而我們現在的不少號稱國際大都市的排水管道,窄得鑽一個人都要彎著腰。若一些地方再加上公共城市工程監管缺位,導致一層層轉包偷工減料胡亂施工,或許連“一年一遇”都難扛住。俗話說,一棵樹挨不了兩次雷劈,只要我們擦拭掉樹木被雷劈的傷口,新芽就必然會有重新長出的那天。因為,對於單個生命而言,或許沒有能力也無法去抵抗城市洪澇。但對於一座城市,所有的突發事件完全可能將它拋棄在“意外”之外。面對突降大雨,最需要的城市精神便是預警、從容、有序、排水。這種“城市氣度”建立在深厚的城市人文內涵的基礎之上,建立在城市人對最基本的排水系統的長遠規劃之上。

  但當前,不管是武漢,還是經常遭遇暴雨折騰過的諸多城市,我們的城市所擁有的這種“城市氣度”還不充實,甚至可以說稀微。城市在水澇面前的手腳無措,主因還是我們的城市建設的防災減災的底子很薄。比如,重視地上的能看得見的政績工程,忽略地下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礎工程;重視見效快的大工程,輕視後人享福的基礎項目;重視廣場和噴泉等面子工程,輕視市民的長遠需求。在這種短視城建思維的導引下,城市大筆資金投向“耀眼工程”手一點不打抖,而投向嗷嗷待哺的城市防災減災等基礎建設工程卻排一文都難。因為在短期內,領導們很難看到政績的光環為之閃耀。(時間:6月23日 來源:新民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