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鐵道部有關人士表示,京滬高鐵開通後,將降低運營速度,票價也相應降低。
從開建的那天起,京滬高鐵就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一方面,高鐵開通運營之後,必將拉近京滬兩地間的時空距離,人們因而對其充滿期待;另一方面,高鐵開通後如何保障安全、票價怎樣確定等,涉及公眾的切身利益,人們自然很關心。
鐵道部的表態,在一定程度上與民意契合。降低運營速度,在提高安全性能的同時,有效降低列車的能源消耗,有利於降低運營成本,降低票價,讓更多的人享受高鐵出行的便捷。
誠如專家所言,鐵路在時速200公里左右時,阻力較小,耗能也比較少,被稱為“經濟速度”。而當列車時速超過320公里後,時速每提升10公里,列車的能量消耗就會成倍增加。因此,票價如果考慮公眾的消費能力,就不可避免地要降低運營成本。從成本和安全性能兩方面看,降速是科學的選擇。
之前,高鐵之所以引起一些非議,關鍵就在票價“高高在上”,有的要比普通列車票價高數倍,令旅客望而生畏。並且,因為高鐵的經濟附加值更高,“停慢開快”成為趨勢。於是,一些鐵路沿線的小站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普通百姓出行反而更加不便了。
高鐵的快捷毋庸置疑,但並不是只有少數人享用的奢侈品,否則高鐵虧損必成定局。而京滬高鐵即將實施的“雙降”,在吸引更多的公眾選擇乘坐高鐵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提高了高鐵運營的經濟效益,可謂雙贏之舉。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鐵路經營者也認識到,高鐵運營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選擇最切合實際需求、最經濟可行的運行模式,即將實施的“雙降”措施值得贊許。(時間:5月24日 來源:浙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