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國際商報文章:在今年中國概念股在美國遭遇危機的過程中,不少通過“反向併購”登陸美國證券市場的中國上市公司股票,被美國相關監管部門和證券經紀商“特別關注”,停牌、摘牌、限制買入層出不窮。“反向併購”作為美國式的“買殼上市”為何對中國企業吸引力大,其中風險又是什麼?
在美反向併購實為“買殼上市”
在6月初中國在美上市公司遭遇集體誠信危機最高潮之時,並非在美國所有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都受到廣泛質疑,但其中在美國電子櫃台交易系統(OTCBB)通過反向併購方式上市的很多中國中小公司,因涉嫌財務造假成為美國證券市場和社會輿論質疑的焦點。
目前,美國的證券市場體系分為以紐約證券交易所、全美證券交易所組成的場內市場和以納斯達克交易所、電子櫃台交易系統、粉單市場(PINKSHEET)組成的場外櫃台交易系統。
由於紐交所、全美證券交易所或納斯達克交易所等主要市場的首次公開發售上市程序對企業的規模要求高、程序繁複、成本高、時間長,我國許多中小型民營企業近年來越來越傾向於在更小的OTCBB甚至粉單市場通過反向併購方式上市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