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說,一個黨、一個組織的戰鬥力,不僅在於黨員的數量,更在於黨員的質量。“一大”的時候,我們黨只有53名黨員,但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七大”的時候,只有120萬黨員,但最終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新中國建立之初,只有400萬黨員,但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對黨的建設,列寧曾經講過:“寧可數量少些,但要質量高些。”我們重慶有158萬名黨員,比“七大”時全國的黨員數量還多。如果每個黨員都是先鋒模範,都能“個頂個”,充分發揮作用,讓人民群眾信服,就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那我們重慶的未來就大有希望。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
薄熙來說,建設好我們的黨員隊伍,關鍵是三條:一要堅定理想信念,二要密切聯繫群眾,三要廉潔自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思想意識相互交匯,如果沒有高度的思想自覺,一些人即使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也未必入黨。就像錦濤總書記講的,“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
關於理想信念,有很多名言值得記取。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懊悔,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馬克思在他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的選擇》中寫到:“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曾勉勵人們:“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當大官”。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勃的話“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些古人的話對今人也都很有教益。我們搞“唱讀講傳”,就是要為青年人補一補理想信念的課。
薄熙來說,我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共產黨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如果一些黨員缺乏理想信念,只是講“等價交換”,算小賬,斤斤計較,那我們黨怎麼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偉大的事業忘我奮鬥呢?江澤民同志曾有幾個意味深長的提問:“每個幹部都應該好好想一想,我們參加革命是為了什麼,現在當幹部應該做什麼,將來身後應該留點什麼?”這3個問題,每一個黨員都要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如果領導幹部整天坐在辦公大樓里不下去,百姓就會覺得這些人都是“衙門”里的人,跟封建時代、民國政府的“官老爺”差不多
薄熙來說,共產黨一定要密切聯繫人民群眾。如果我們的黨員幹部整天坐在辦公大樓里不下去,群眾就會覺得這些人都是“衙門”里的人,跟封建時代、民國政府的“官老爺”差不多。我們走到百姓中間,“大下訪”、“同吃、同住、同勞動”,跟他們多接觸,多為他們排憂解難,情況就會大不一樣。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對的,你對群眾有感情,群眾才能對你有感情;你跟群眾很少來往,群眾對你也就淡漠了。從市到區縣,到鄉到村,各級幹部經常想著群眾,為百姓辦事,人民群眾自然就會對黨產生感情,就會發自內心地親近我們的黨,黨就有了根,有了基礎,有了力量。
薄熙來說,只有聯繫群眾,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真正了解實際。我們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調查研究。毛主席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是他徒步走了32天,調查研究後寫成的,他有句名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現在,一些幹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連講個話都很少自己動手,說出來的話就缺少群眾語言。密切聯繫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一大作風,如果丟了這一條,脫離了群眾,就會有大麻煩。這些年,我們實行的“三進三同”、“結窮親”、“大下訪”、“三項制度”,很有必要,要繼續抓實。轉變作風是非常具體的事,關鍵是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
廉潔是黨員幹部的底線。守不住底線,就要“一票否決”
薄熙來特別強調,黨員幹部一定要廉潔自律。歷朝歷代都要反腐敗,封建時代還出了包公,就是西方國家,貪腐的官員也要被拿下,我們共產黨當然不能容忍腐敗。錦濤總書記講:“在和平建設時期,如果說有什麼東西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的話,腐敗就是很突出的一個。”腐敗不除,民心不服。
薄熙來說,廉潔是黨員幹部的底線。守不住底線,即使能力再強,也要“一票否決”。黨員幹部都要算好“人生大賬”。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絕不要因財失足,做清官才是大智慧!市委、市政府早已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堅定不移地懲治和打擊腐敗。
大會在雄壯的《國際歌》聲中結束。
市領導陳雅棠、胡健康、鄭洪、童小平、劉學普、淩月明、吳剛、王立軍、吳家農、劉隆鑄、謝小軍、王孝詢、彭永輝、孫甚林、楊天怡、陳貴雲,市檢察院檢察長餘敏,全國政協提案委副主任劉志忠,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程貽舉,重慶警備區司令員朱和平等駐渝部隊領導,張文彬等老同志,部分老紅軍代表,以及全市各界幹部群眾參加大會。(來源:重慶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