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CEPR)近日報告指出,2007至2009年間德國失業率不增反減。負責編纂這份報告的CEPR經濟學家施密特(John Schmitt)表示,重度仰賴出口貿易的德國經濟在當年確實受到不景氣嚴重打擊,但國內勞工市場卻逃過這場災難,“因為企業普遍縮減全職工時。”
台灣工商時報引述該報告指出,德國與美國勞工市場的最大差別在於,德國工會勢力比美國強大,因此不少企業是因應工會要求取消加班,於是勞資雙方達成縮短工時的協議。另一方面,德國法律高度維護勞工權益,迫使實施裁員的企業必須負擔高成本,也間接嚇阻裁員風潮。
政府減稅又補貼雇用
除了法規嚴謹之外,德國政府在不景氣期間推行的打擊失業對策也幫助許多勞工保住飯碗。2007年金融風暴越演越烈後,德國政府推出了短期工作補貼措施(Kurzarbeit),一方面藉由減稅優惠來鼓勵企業雇用短期約聘人員,另一方面透過社會福利制度來彌補勞工因工時減少而損失的所得。
在這項政策推動之下,當年德國人平均工時減少3.4%,每小時勞動生產力也下滑3.9%。儘管一開始各界對這項措施的批評聲浪不斷,且不少人質疑政府無法承受企業補助與半失業勞工津貼的雙重財務負擔,但事到如今終究還是證明了政策有效。
當年在全球剛陷入不景氣時德國失業率約7.9%,到了2010年5月,失業率反而降至7%,跌幅近1個百分點。同一期間,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整體失業率反而增加3個百分點,達到8.6%。
造就德國失業率下滑的因素除了政府與工會雙雙推動縮短工時之外,德國業界數十年來發展出的彈性工時機制也成功讓企業以“貯存勞工”取代裁員。
1990年代初期全球不景氣時,福斯汽車就曾以縮短工時搭配減薪措施來避免人事重疊。此後,德國多數企業便開始仿效這項做法,並由勞資雙方協商出一套約聘合約架構。
根據這套架構,員工能彈性調整每日工時,而雇主則依工時的增減來調整薪資。如此一來,企業不但能因應需求變化調整產能,也能保障就業市場。
據OECD統計,截至2009年第3季為止,德國實施的縮減工時政策一共讓20多萬名勞工免於被裁員,只是這項政策若長期實施也暗藏失業性經濟復甦的風險。
提升生產力終究得裁員
即便在就業率毫無增長的情況下,只要德國平均每人工時與每小時生產力回升到金融風暴前的水平,國內經濟同樣能達到7%以上的成長率。
問題是這段過程要花費許多年時間,而這段期間企業為了加速提升生產力,終究得縮減人力規模,因此儘管這項政策成功讓德國在不景氣期間保住就業市場,在經濟回歸成長軌道後仍應逐步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