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客到台灣的自由行已經轟轟烈烈展開,很多台灣人開始擔憂,不多久台灣就會“香港化”,“香港化”意味著“大陸化”,憂慮曝露出台灣人的優越感。
身在中國大陸擔任教授兩年多,我覺得兩邊還有很大認知距離要補。這兩年我帶學生團到台灣採訪,安排學生到台灣暑期實習,到台灣的大學做交換生。常常我還忐忑不安。
我害怕他們到了台灣,講話太大聲,讓人聽出他們的大陸口音,引起別人反感。
我得警告他們不要落單,免得被人追打,把眼鏡打在地上(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有例子在先)。很多人警告這些同學,不要到台南去。每個人都是父母心肝寶貝,獨生女,獨生子,萬一有三長兩短,我能向他們父母交代嗎?
我也要警告他們,花錢不要太大手筆,免得被人罵“暴發戶”。
我更擔心,他們到了從小嚮往的日月潭,阿里山,被小販狠狠敲一筆。破壞了他們對台灣的良好印象,作主人的我有高度焦慮。
我天真的學生以為台灣是蔡依林+梁靜茹+周傑倫,當然也會問:“台灣不是民主社會嗎?為什麼有人會隨便挨揍?”
“為什麼我們講慣了一輩子的口音,別人會不喜歡?”
“我們去那裡花錢,促進台灣經濟發展,為什麼會挨罵呢?”
前兩年,我跑了很多國家,從第一世界的北歐,到亞洲之虎馬來西亞,乃至非洲的埃及和南非,每個地方都有大陸客的身影,血拚、遊覽、參觀、工作。大陸口音,不管是“暴發戶”,“文化人”,“白領”,“黑領”,大概是台灣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批評大陸血拚團,多半是擔心我們文化受損,讓我們社會風氣受損。但是前年在北歐看到的一幕令我印象深刻:
在挪威的一個以出產刀器著名的小鎮,一家店里經過大陸人一陣吵嚷血拚後,店里全部存貨出清,店里主人嫣然一笑,緩緩關了門,踏出門外,在滿山夕陽下,邈然而去,周圍又恢復寧馨和祥。
深刻的社會,不會因為偶來的“暴發戶”而變得膚淺。
善良的民風只會融化外來人,使他們更加善良。
(來源:旺報 作者楊艾俐為汕頭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