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日軍全面侵華,許多熱血軍人奮不顧身,投身於抗戰。及至抗戰進入了持久戰階段,國府遷入四川,國力凋敝,抗日部隊魚龍混雜,既有嫡系、雜牌之分,則在撥付軍餉、補充兵力時,不免厚此薄彼,不公之處,勢所難免。雜牌部隊主官過了熱血階段,眼光終究轉為現實,既要躲避日軍圍剿,又要維持部隊不散,不少人頂不住日偽政權勸降,索性來個“曲線救國”,於是胡傳魁之輩搖身一變,成為皇協軍胡司令了。
至於淪陷區的芸芸眾生,平時不作聲,戰亂降臨時,也未必會冒鋒鏑,鋌身而出,與日軍肉搏作戰。無論如何,他們卻也不會去做漢奸。
當然,上述感慨是就京劇《沙家浜》劇情而言。在現實生活中,“胡傳魁”並未成為漢奸。
再說,自1932年至1937年,中國軍人熱血沸騰,指責國府膽小如鼠,一味對日軍委曲求全,這些人多數是雜牌部隊的主官。抗戰初期,他們浴血奮戰,勛勞卓著。抗戰進入持久戰階段以後,他們中有不少人對於抗戰喪失了信心,或者投靠以汪精衛為首的偽國民政府,或者托庇於以王克敏、王揖唐為首的華北政務委員會,均仰賴日軍的供養和保護,以至成為偽軍骨幹部隊的將領。試觀龐炳勛、吳化文、孫良誠、孫殿英、任援道、郝鵬舉、門致中、張嵐鋒等人,多數有如此一段經歷。
至於直隸於國府軍委會的中央軍各部隊主官,抗戰前,他們的行動要受到蔣介石的約束,比較有紀律,也不大聲指責國府對日軍一退再退。在抗戰期間,他們卻能堅持抗戰到底,從來沒有成建制地投奔敵偽政權的事例。
上述情事,在抗戰爆發前後,確實是不爭的史實。歷史是一面鏡子,有時是可以鑒往知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