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外來工參與村居民主管理
在報告中,汪洋多次提及做好外來工的工作。他指出,在人口服務與管理方面,要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規範有序的外來人員融入廣東、農民工融入城市的“通道”。一方面,要加快推進農民工積分制入戶城鎮的步伐,優先滿足優秀農民工、高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落戶需求,從制度上打通外來務工人員融入我省的渠道,增強外來人員在廣東的歸屬感和融洽度。
汪洋還提出,要注重吸收優秀外來務工人員以各種方式參與村(居)的民主管理,引導他們通過村(居)自治組織表達訴求。加快將非戶籍常住人口納入社區管理和服務,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服務。
樹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觀念
“你到底是在踏踏實實辦實事,還是想搞政績工程呢?老百姓心裡都記著一本清賬。”汪洋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堅持走以民生為重點的發展道路,著力完善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要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線民生”、關注“熱點民生”。
汪洋說,要採取有力措施,將“熱點民生”轉變為“熱切服務的民生”,以良好的工作成效取信於民。“以食品安全管理為例,前段時間曝光的‘瘦肉精’、‘地溝油’等嚴重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極大民憤,必須堅持重典治亂、重拳出擊,確保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汪洋告誡說,要注重建設可持續的民生,切忌“任期制民生”,搞政績工程;更要防止“吊高胃口亂許諾”、“轟轟烈烈”的傾向,造成“寅吃卯糧”、債台高築,把好事辦成壞事。因此,各級領導幹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多幹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
社會建設作“一把手”政績考評
汪洋說,當前,我們有一些幹部對社會建設的認識還有偏差。
“有些幹部錯誤地認為,搞經濟建設是掙錢的,搞社會建設是花錢,多做一點掙錢的事,少做一點花錢的事,表面上看好像是很好的‘發展觀’。其實他們沒有認識到,如果社會矛盾和群眾的社會訴求得不到有效解決,社會就會出問題,不做一些花錢的事,掙錢的事也幹不下去。”汪洋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省絕大多數領導幹部都是在經濟建設中鍛煉和培養出來的,但缺乏社會建設能力的鍛煉。不少幹部對經濟建設“胸有成竹”、“頭頭是道”,對社會建設卻“心中無數”、“辦法不多”。
汪洋提出,要完善考核領導幹部政績評價辦法,把推進社會建設工作的績效考評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政績考核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可以說,一個只懂經濟建設,不懂社會建設的領導,是不能謀全局的領導,是‘跛腳’的領導,既跑不快,也走不遠,甚至還可能會‘栽跟頭’。”
“前段時間,廣州一名高中生用‘舉牌’的方式對廣州地鐵站重新裝修提出異議,有關部門對‘舉牌哥’一周之內作了三次回應,充分說明我省幹部和群眾雙方都具有較好的民主素養。”
——汪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