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達芬奇之殤:折射中國信任危機冰山一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9 10:00:26  


7月13日下午,達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就被曝光一事在北京召開情況說明會,總經理潘莊秀華現場聲淚俱下。
  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英國《金融時報》7月19日載文《達芬奇之殤》,摘要如下:

  7月13日央視《東方時空》報道達芬奇家居的產品是如何通過“一日游”變身為高檔進口家具後,引起輿論界的強烈反應。

  其實,“假洋”品牌在中國的流行為時已久。長期以來,中國消費者形成了“國外的就是好”的觀念。國內企業給自家產品起個洋名,在家居、服裝鞋帽等消費品領域幾乎已經成為慣例。

  對此類假洋品牌,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只是通過洋名字為自身注入一些時尚元素,而消費者也心知肚明,最典型的就是美特斯•邦威。另一類不僅用洋名字,更號稱自己是進口產品。明明在本地生產,卻聲稱是進口產品,此類行為當屬於虛假宣傳和欺詐消費者。

  一般而言,廠家和消費者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對識別產品的材質、安全性、產地等關鍵指標,既沒有足夠的知識和信息,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和動力(成本太高)。這就為廠家欺詐消費者埋下了隱患。

  解決上述信息不對稱難題,主要靠兩種機制:一是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和認證,確保廠家產品關鍵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準確性,這是政府部門的主要責任所在。二是品牌的擔保。一旦企業被發現造假,信任危機會導致品牌價值的巨大損失,這會對造假產生一定的嚇阻作用。越是大公司、知名公司,其造假的成本越高。雙匯瘦肉精事件爆發後半個月之內,公司股票市值就蒸發103億,不可謂不慘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