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IMF專家:中國人民銀行已成全球最大央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9 16:32:27  


 
  其次,人民銀行外匯資產也因全球通脹率上升而縮水。因為即使外匯資產不折算為人民幣而仍以外幣計值,其實際購買力也會因全球通脹率上升或其它商品的價格變化而下降。例如,雖然2010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比2002年擴大了10倍,但石油購買力只擴大了3倍。

  第三,人民銀行還面臨導致國內通脹壓力上升的風險。除了央票和準備金利息成本會助長通脹壓力,13.6萬億元人民幣的準備金構成基礎貨幣的來源,貨幣擴張潛力和潛在的通脹壓力較大。

  ——不對稱的政策取向。

  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和結構,是理解和研判中央銀行政策走勢的基本依據之一。以“理性”著稱的中央銀行,一定會採取各種措施避免或減少損失。

  面臨利率和信貸風險的美、英、日、歐央行,會傾向較長時間地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低利率政策,以期降低銀行債和國債的融資成本,尤其是歐央行的低利率不僅有助於各國發國債和金融機構債,而且有利於歐洲穩定基金降低發債成本,籌措應對歐洲債務危機的資金。此外,低利率有助於推高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四家央行所持抵押品的價格,穩定甚至推高四家央行資產收益,更便於四家央行逐漸出售所持資產,最終成功地縮小資產負債表。

  然而,人民銀行則期望其與國外的利差較小,以避免套利資金流入。可見,資產負債表結構的差別,決定了四家央行與人民銀行的政策目標之間存在一定衝突:四家央行傾向寬鬆的貨幣環境(如維持低利率)與人民銀行傾向偏緊的貨幣環境(期望四家央行盡早提高利率)。

  四家央行的政策,會加劇人民銀行面臨的匯率風險和通脹風險:推動四國貨幣相對人民幣貶值,降低外匯資產的人民幣價值;推動全球通脹率上升,稀釋中國外匯資產的實際購買力。

  ——不對稱的先天條件。

  在這場四對一的遊戲中,四家央行有三個先天優勢,一是四家央行都能發行儲備貨幣,其貨幣可以暢行全球,貨幣不會完全憋在本國而過快地造成本國通脹;二是都有發達的金融市場,可以吸納國內外儲蓄為其銀行和國債融資;三是有金融規則的制定權。如清償力II協議規定的保險公司要更多地投資於政府債券,巴塞爾協議III也規定政府債券應是銀行資本金中的最安全資產。這些政策都將增大對國債的需求,降低了國債利率。

  人民銀行則不具備上述優勢: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不能作為信貸貨幣大量流出,被動投放的貨幣集中於國內金融體系,而欠發達的金融市場又不能充分吸納這些流動性,過多的貨幣追逐少量資產,自然容易形成商品和資產通脹壓力。

  ——不對稱的政策工具。

  四家央行動用各種政策工具來創造寬鬆的貨幣環境,如利率、匯率、準備金、甚至非常規的量化寬鬆政策。

  四家央行可以通過兩個辦法來維持低利率:一是通過制定低政策利率(如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來維持低短期利率。其維持時間長短取決於四經濟體的通脹率。其通脹率越低,越有利於其維持低利率。二是吸引國內外投資者購買其國債來壓低長期利率。這些投資者大體可分為國內外私人投資者、國外官方投資者和國內官方投資者。例如,國內外私人投資者仍然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人民銀行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外國官方投資者;美聯儲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國內官方投資者。

  相反,人民銀行動用的工具和市場化分散風險的力度受限。在回收再貸款和再貼現、開展央行外匯掉期交易、調整人民幣準備金率、部分地動用利率和匯率等政策中,一些政策的效力日益受限,成本日增。比如說,自2003年到2010 年底,央行對衝外匯占款的成本支出已過1萬億元,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在一定程度上對商業銀行徵稅,不但降低了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和競爭能力,而且助長金融脫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