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備受關注的政務公開又有了新話題。今年3月份的常務會議上,國務院決定繼續壓縮中央部門的“三公”預算,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中央財政決算時,將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支出情況納入報告內容,向社會公開。公開的最後截止時間是6月底。然而,20餘天過去了,98家單位中仍有50多家“猶抱琵琶半遮面”,遲遲不肯掀開“三公”預算的蓋頭。
國際金融報今日刊登評論文章稱,消息一經公布,輿論嘩然,質疑未公開單位有“難言之隱”者有之,批評其意圖“蒙混過關”者亦有之。批評質疑聲,再次讓下力氣推行透明化行政的國務院遭遇尷尬:原本希望中央部門率先垂範,卻因下屬部門不給力再次蒙羞。即使在公開的40多家單位,除了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國家審計署等部門或因快捷詳細、或因解釋到位或因規範細致受到好評外,不少部門因未拿出更大的誠意而遭受圍觀者批評甚至奚落。
儘管如此,民眾也不應該懷疑剩下的50餘家單位會在不長的時間裡公開“三公”預算。這些單位首先是中央級單位,他們位於行政體系的塔頂,一言一行都有著示範效應,其行為若失範會起到極大的負面效應;其次,國務院“三公”公開施的是善政,於國於民都可圈可點,相信對這一大局,各單位的執牛耳者還是拎得清的,還應該是知道孰輕孰重的。那為什麼至今還沒做出實質舉動呢?可能因一些歷史與現實的心結和考量,讓他們還懷揣畏難情緒,沒能下決心面對公眾。他們缺的只是時間。
文章稱,或許正是出於這些認知,一些論者認為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公開,都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在某些時候,形式就是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