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青年報:有些事怪不得舉國體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4 10:54:56  


張尚武街頭賣藝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繼數年前全國舉重冠軍鄒春蘭退役後當搓澡工的消息引發爭論後,日前,大運會體操冠軍張尚武退役之後生活無著落,不得不街頭賣藝謀生的新聞再度引起廣泛關注。

  作為曾經周圍到處是鮮花和掌聲的世界冠軍,淪落到沒有“體面、固定”的工作,類似事件的連續出現,多年來體育領域實施的舉國體制和金牌戰略再次成為輿論的指責重點。誠然,近年來體育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其集中體現為“金牌數量上去了,群眾體質提高不多”,這種現象確實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但是,要把鄒春蘭、張尚武的遭遇完全歸結於“舉國體制”,則有失偏頗。

  在談論張尚武等人退役後的生活經歷時,首先得有這樣一個概念——賣藝或者當搓澡工,這都是更多的人的謀生手段,冠軍退役後為什麼不能幹呢?恐怕,這還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身份意識特權意識在作怪。冠軍的頭銜也罷,運動生涯的輝煌也罷,事實上它只應該是每個運動員生活中的一個經歷,不應該成為永久的身份和地位象徵。

  事實上,競技體育有其特殊性,隨著觀賞性對抗性的提高,運動員必須犧牲很多時間來專注於自己從事的項目,而且背後必須有強大的機構來保證訓練的先進性和科學性。就足球運動而言,2010年世界杯上,表現搶眼的德國隊隊員的年輕化和技術打法的成功轉型讓人驚嘆,對此德國在足球領域全國性的人才儲備是功不可沒的。再比如近年來獨步天下的巴塞羅那隊,它的人才後備機構拉瑪西亞青訓營實施的哪裡只是“舉國體制”,說是“全球體制”也不為過,拉瑪西亞青訓營實力雄厚,人才挖掘觸角遍及世界——作為阿根廷人的梅西成長於巴塞羅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現在,非洲不少國家也委托拉瑪西亞青訓營代為培養足球人才,而所謂完全靠在貧民窟裡踢易拉罐成長為巨星的神話,已經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傳說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