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瞭望新聞周刊刊載中國社科院日本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王屏的文章指出,近幾個月來,震後的日本令世界關注;與此同時,日本政局更讓人眼花繚亂,尤其是新演變的“能源政局”。
今年2月,菅直人內閣支持率已降至19%的危險水域,眼看難逃“3月危機”,好在面對複合型大震災在野黨不好在國難當頭之際步步緊逼,使菅直人內閣躲過一劫。但好景不長,由於菅直人救災不力,給在野黨提供了打擊的機會,也使執政黨內部的矛盾表面化,於是,朝野合奏了一首“逼宮交響曲”獻給總理大臣。
最驚險的一幕是“內閣不信任案”的提出及其表決。在野黨發難屬情理之中,執政黨內部“造反”則既有權力之爭,也有政策上的分歧。
菅直人上台以來不僅沒有做到“舉黨一致”,還大搞“去小澤化”,播下了民主黨有可能分裂以及菅政權不穩的種子並導致後院起火。小澤和鳩山認為,菅內閣實施的內外政策已背離了民主黨的初衷,與他們自己的政治理念相差甚遠。因此,“小澤派”決意要恢復選民對民主黨的信任,而“鳩山派”內部則不太一致。鳩山本人雖然在“倒閣”問題上與小澤完全一致,但他也不願意看到自己親手締造的政黨崩潰,因此最後關頭他與菅直人討價還價,以折中的方式暫時保全了民主黨不被分裂。面對鳩山和菅直人態度的突然變化,措手不及的小澤緊急指示本派議員對“不信任案”由預計的贊成轉為反對並草草收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