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二、統一債券。對歐元持悲觀態度的經濟學家,認為歐元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歐洲有統一的央行,但是沒有統一的政府。各個國家的政府自行其事,只顧自掃門前雪,因此當其中一方(比如希臘)有難時,其他國家(如德法)礙於國內民意而無法慷慨解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便是進一步促進歐元區的政治統一。雖然目前建立歐洲統一政府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可以在邁向統一的步伐中,採取循序漸進的策略。其策略之一便是發行歐洲統一債券,這樣由於有富裕國家(如德法)的擔保,債券仍舊可以獲得投資級別的認可,從而以低息從市場上融資,並且幫助希臘等國度過危機。
歐洲統一債券方案的阻力主要來自於德法等國的選民,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國家的金融穩定,經濟強勁,如果聯合希臘等南方諸國發行債券,無異於拖累北方諸強的聲譽。
對策三、央行買單。從本質上講,這場由希臘債務危機引發的金融波動,和歷史上其他國家經歷的債務危機有一個關鍵區別,那就是希臘以及其他南歐政府所欠的債,大部分都是本幣債(即歐元債)。與之相比,阿根廷、墨西哥、冰島等的債務危機,當時的大部分債務都是外幣債(主要都是美元債)。
本幣債的特點就是只要央行運作正常,理論上不存在賴賬的風險,而只有通脹的風險。原因是央行可以印制無限量的本幣用來償還債務,同時成為最終借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事實上,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主要國家的央行,都在忠實地履行這一職責。比如美聯儲在過去3年中,購買了數以千億計的本國債券,甚至在最近的國會聽證會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不忘指出,美聯儲在經濟困難的時候,不排除再次出手主導刺激經濟的政策。
但歐洲央行是例外。到目前為止,歐洲央行主席特裡謝在多次場合公開表示,歐洲央行無意通過量化寬鬆的方式來減輕希臘、葡萄牙等國的債務問題。更為令人稱奇的是,在南歐諸國面臨經濟困難的時候,歐洲央行甚至還在最近升息,讓很多經濟學家大跌眼鏡。
歐洲央行遲早要出手
為什麼歐洲央行如此特立獨行,在應付危機的時候,拿出和其他央行完全相反的策略呢?這之中有幾個原因。
首先是歐元區的主要經濟體德國和法國經濟增速不錯,因此稍微有些通脹之虞(比如德國最近的通脹率達到2.3%,稍微超過歐洲央行2%的警戒線);其次是特裡謝多次在公開場合撂下狠話,堅稱央行對通脹的零容忍,因此如果央行改變初衷,放寬其貨幣政策,無異於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由於希臘債務危機不斷深化,甚至可能危及到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金融穩定,因此歐洲央行可能不得不推翻以前的豪言,被逼出手相助。同時,歐洲央行主席特裡謝將在今年10月份卸甲歸田,因此也不排除他的繼任者改變以前的央行策略,在債務危機上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
在上述三種對策中,最後一種策略的代價最低,而且是世界其他各國央行的普遍做法,管理層需要對目前的一些規章制度進行修改,但並不是不可改變。對策一比較複雜,涉及到一些法律問題以及評級機構的態度,比如如何定性違約。政府領導人的長期目標應當是對策二,即更大幅度地促進歐洲的政治統一,但是這一目標比較耗時,且對希臘當前的問題遠水救不了近火。綜合來看,可能歐洲央行遲早還是要出手,提供一些更為直接的援助來快點解決這場曠日持久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