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北京宣布,中國目前正利用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台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中廣網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剛剛結束,27日發布會傳遞了哪些信息?馬上連線正在現場採訪的中央台記者梁永春。
梁永春:在今(27日)天幾分鐘前剛剛結束的國防部例行發布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宣布,中國正在對一艘廢舊航母平台進行改造,將來將要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這是國防部官員第一次正面證實中國的航母發展計劃,在記者的提問當中,耿雁生大校說,中國一直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們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海域需要保衛,維護海洋權益是中國海軍的神聖職責,中國有關部門正在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認真研究航空母艦的發展問題。但是建造航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我們根據工程的進度合理的披露相關信息是非常正常的。有記者問到航母不會在“八一”前後下水試航,耿雁生大校說,航母不存在下水的問題,因為它一直就在水里,至於出海進行試航的具體時間要根據建造的具體進度來決定。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披露有關航母建造的信息,這和當前南海局勢的發展是沒有關係的。
還有記者問到關於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會不會因為建造航母而有所提高?耿雁生大校說,高估或者低估航母的作用都是不準確的,航母的建造和使用是多種武器裝備的集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研究建造航母既充分體現了我們國家的國防科技水平,同時,目前正在改造當中的航母平台又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和訓練。在關於航母的人才建設問題上,耿雁生大校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候說,航母的人才建設很重要是艦載機飛行員的培養,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當中,而且主要依靠我們國家自己的力量培養,至於未來航母艦長的人選,他給大家賣了一個關子,他說到時候大家會知道的。
主持人:從這些信息當中你能感受到哪些內涵呢?
梁永春:在大小的新聞發布會當中,國防部新聞發言人關於航母工程向大家傳遞的這一系列的信息,我想首先體現了中國在航母建設問題上謹慎務實的態度,我們國家海軍現役的作戰艦艇噸位大都是在一萬噸以下,我們現在要掌握六萬噸以上的大型航空母艦,現在還沒有成熟的經驗,所以我們是從改建國外已有的廢舊航母平台起步的,用這個平台進行科研試驗和訓練,就是為了探索和積累現代航母的建造、管理和使用的經驗,這是求真務實的一種科學態度。因為航母建設事關重大,我們不能片面的追求速度,只有走得穩、走得好才能最終走得遠、走得快。其次,國防部的公開表態體現了中國掌握航母技術的堅定決心,航空母艦特有的遠洋持續機動作戰能力是其他的中小型艦艇不可替代的,而我們環顧世界,現在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當中只有中國還沒有航母,這和中國的國家地位和中國海軍的使命任務都是不相稱,那麼中國的海洋運輸總量現在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們國家將近90%的進出口貨運都要依靠遍布世界的海上交通線來完成,而且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也關係著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所以國防部長梁光烈曾經說過,中國不可能永遠沒有航母,今天我們終於到了邁過這個關口的時候了。
主持人:擁有了航母之後,中國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會不會因此而改變呢?
梁永春:我想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因為決定政策走向的是人而不是一兩件的武器,作為航母來說它可以用於進攻,也可以用於防禦作戰,同時它還可以去承擔很多多樣化的非戰爭軍事行動的任務,作為中國來講,我們永遠不會去侵略別人,但是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力量來保衛自己應有的海洋權益,對於這一點,我想外界無須過多的去做解讀。幾十年之後我們再回顧今天這場新聞發布會,我想一定會感受到今天我們對這樣一個廢舊的航母平台所進行的改建只是中國航母建設的一個開端,我們的萬里長征才剛剛起步,要解決的難題還有很多。從現在來看,我們還遠遠沒有到可以慶祝的時候,那麼中國對航母的探索比發達國家晚了100年,必須加強對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未來中國的航母才能體現出後發優勢,才能適應打贏信息化戰爭的需要,那麼中國特色的航母建設之路必須走得不卑不亢,不驕不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