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也表示,美債一旦違約,中國的外匯儲蓄一定受到賬面上的損失,但是只要美國違約不是永久的,持有這些證券至到期損失應該有限。
“不過,這個過程中的市場動蕩,會影響所有市場。如果違約拖長,波及實體經濟,則對中國出口構成危害。”陶冬補充說。
數據顯示,中國今年5月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達到1.1598萬億美元,相比4月的1.1525萬億美元規模增加73億美元。而中國在4月份已增持7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實際連續兩個月增持美國國債。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稱,外匯儲備持有美國國債是市場投資行為,根據市場狀況動態調整,增持或減持都是正常的投資操作。
魯政委就此指出,目前美元處於周期性的谷底部位,而在未來技術革命可能發生的新能源、生命工程等領域,美國目前依然獨樹一幟,這決定了持有美元資產風險並不大。
“當然,需要關注未來美聯儲加息後,持有美債的利率‘浮虧’風險。同時,我們也應提前關注的是,一旦美元進入加息周期,國際資本可能外流,那時,必須持有足夠高流動性的美元資產加以應付。”魯政委說。
更何況,談崩的可能性非常小
儘管美國兩黨這場關於“提高債務上限”已吵成一團,但輿論普遍對這場談判態度樂觀,認為最終會談攏,債務上限終究會提高。
此前,包括奧巴馬在內的多名政客曾在多個場合喊話,表示美國絕不能出現債務違約。投資大鰐索羅斯更表示,國會和白宮圍繞債務上限問題的僵局基本上是在“作秀”,最終將得到解決。
“國會最終可以達成協議,在8月2日之前提高債務上限,避免一場危機。”陶冬對《青年參考》表示。
魯政委也認同這一觀點。“達不成是不可能的,因為此前雷曼兄弟倒閉,危機殷鑒不遠,這次應該不會重蹈覆轍。”
美國公共債務的規模一直受制於國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政府每一次發行國債就需要國會的批准。1917年國會賦予美國財政部代表政府決定何時發債的權力,但是債務上限由國會決定。自1962年以來,美國已74次提高了債務上限。最近一次提高債務上限是在2010年2月。美國國債只有過一次支付危機,那是1979年5月電腦系統出技術故障造成的。那次被遲付的不過1.2億美元,市場短期利率竟頓時上彈了60個基點,而聯邦政府也被債券持有人告上了法庭。
由此看來,美國國債發生違約屬於小概率事件。
不過,兩名專家稱,這個小概率事件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國會共和黨領袖對黨內激進派的影響較弱,在許多議題上甚至被對方挾持,所以這種邊緣政治發生意外的可能是存在的。”陶冬說。
有專家指出,如果美國國債違約,全球金融可能陷入混亂,由此引發新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恐怕也難以避免。對此,陶冬表示,美國國債違約對金融業及金融市場的影響是災難性的,影響一定大過雷曼倒閉,因為所有金融機構的最大資產一定是美國國債。
此外,在陶冬看來,如果爆發債務危機,危機的長度將決定其深度。“如果債務上限在違約的第二天被提高,損失及對市場的衝擊會比兩個月都通不過要輕許多。”(來源: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