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甘肅舟曲縣審批立項的水電站有68家,只有一家通過安評並到地震局登記注册,這被地質學家斥為“不要命”。當地地震環保部門反對無效,招商局幫助無證水電站上馬,讓水電開發給舟曲地方財政帶來一年2千萬元左右的稅收。2011年8月2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播出《舟曲無證上馬小水電 專家痛斥“不要命”》,以下是節目實錄:
舟曲無證上馬小水電 專家痛斥“不要命”
規建設水電站,這樣案例並不少見,但前不久我們欄目接到線索,說剛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一年的舟曲正在建設許多水電站,這些水電站既無環評審批,也沒有做地質災害的審核。我們的記者也在第一時間趕到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向有關專家詢問這些水電站可能會對舟曲的地質結構帶來怎樣的影響。
2010年8月8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災害造成1471人死亡,294人失蹤 ,2500多人受傷。中央和甘肅省投入資金五十億兩千萬,用於舟曲災害重建、恢復生態。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質研究科學家、地質學家徐道一了解到,舟曲泥石流導致41個在建、已建水電站工程合計擾動地表面積達322.83平方公里,棄渣達3834.8萬里立方米,這些工程與棄渣既破壞了河岸山體的穩定,巨大的石塊又容易在狹窄河道中形成“自然壩”造成堰塞湖。
地質學家徐道一,成功預測了日本大地震。
孫文鵬告訴記者,西南、西北地區的山不是一個土包,是峭壁,切的很深的峭壁,本身就是不穩定,再加上山的地質岩石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因水一泡,鬆散的岩石嘩一下子就下來了。
兩位年過八尋的老地質學家,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去年發生特大泥石流的甘肅舟曲,正加快上馬水電站項目,目前全縣審批立項的水電站已經有68家,而舟曲所在的整個白龍江流域,水電站項目已經超過了1000座,兩位地質學家為此憂心忡忡。
徐道一說,他們不籠統的反對水電站主要反對的地質構造和活動,地形很複雜,這樣的地區有可能就是造成很大的災害的。在他看來,地形上的急變和反差,以及氣候條件,使包括白龍江流域在內的西部地區水能資源富集。但也正是由於地殼結構和地質構造的極不穩定,水電開發也伴隨著引發泥石流等高地質災害的風險。這個看法,得到了同為地質研究科學家孫文鵬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