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揮所悄然隱身。 |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解放軍報報道,濟南軍區旅以上領導機關對抗演練進入第二天。記者穿梭於叢山密林中發現,這麼大一場演練竟沒有一個帳篷指揮所,以往的大屏幕、大沙盤也失去了蹤跡。
記者正在納悶,突然看到綠樹掩映下有一輛車載式指揮方艙。一打聽,得知這是某機步旅的基本指揮所。登堂入室,記者驚奇地發現,過去幾十人的指揮所,如今只有6個人。指揮控制、情報偵察、通信等作戰要素一應俱全。作業桌上,6台筆記本電腦聯著網,屏幕上兵力部署、氣象查詢、地形分析等界面不斷閃爍。
突然,一條信息讓方艙內頓時忙碌起來:“指揮所西北方向20公里處,發現兩架直升機!”旅長張傳廣當機立斷:“指揮所已暴露,立即轉移!”隨即,一名作戰參謀按下按鈕,擴展到車廂兩側外的方艙自動收起,不到1分鐘,指揮車開出山林。
指揮所反應之快,機動性之強,令記者大開眼界。過去旅指揮所轉移需要調動幾十名工兵、通信兵,至少花費幾個小時,如今高度集成的作戰指揮車,隨時能夠撤離,也隨時能夠開設。
“我們的指揮所雖小,卻是依托戰術互聯網開設,能夠聯接到營連作戰單元,甚至是單車、單兵。”旅長張傳廣自豪地說,為發揮“網聚”能力,旅通過戰術互聯網融合野戰地域網和無線分組網,並為每名指揮員和參謀人員分配了專用IP,使用多種無線通信手段聯接,實現作戰指揮全域通。
這時,導演部傳來通報:“作戰指揮車受損!”張旅長迅速組織官兵轉移到另一台指揮車上,隨即拉過一根網線,聯接筆記本電腦和車內的一個接口,重新輸入指揮員專屬IP地址,瞬間實現了對部隊的指揮控制。
“作戰指揮車受損,仍能繼續指揮戰鬥?”見記者疑惑,旅作訓科科長熊志剛說:“如果說過去的指揮所是一條線連接的串聯電路,一點癱瘓全線短路,那麼現在的指揮所就是組成了並聯電路網,打掉一點,網絡仍然暢通,只需換個接點,仍然可以控制全局。”
戰鬥間歇。夕陽西下,燦爛霞光把青山綠樹渲染得迷彩斑斕。張旅長告訴記者:“適應信息化條件下的未來戰場,指揮所就必須變得更小、更靈活、更隱蔽。只有隱形於千軍萬馬,中軍帳才能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