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14日電/沉潛一年半,台灣“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大動作“浮出水面”,成立號稱台灣第一個跨黨派智庫。蘇起固然有心,但他的政黨色彩和從政以來的爭議,也可能是這個智庫能否超越黨派的最大問題所在。
聯合報指出,蘇起雖是學者出身,但從政以來,特別是兩岸政策的經歷,讓他被貼上“統派”標籤;以“和中”做為“國家”戰略的第一優先,也讓蘇起飽受在野黨抨擊。這些原罪,讓蘇起舉起跨藍綠大旗時更顯突兀,也因此需加倍費力,才能說服外界。
持平而論,蘇起具有“國安”學養,但其溝通協調能力卻屢遭自己人詬病。“國安會秘書長”任內,不僅“立委”批評蘇起作風“鴨霸”,連同黨人士也抱怨蘇起不與人協調,擁實權卻以“幕僚”自居不願出面。過去累積的“結”,會不會成為“台北論壇”的阻力?已令人存疑。
蘇起不願過早公布“台北論壇”的研究學者名單,以免破局,正是在台灣想跨越黨派的困境。蘇起對於想做的事執著前進,可見其學者的理想主義色彩,但天真過頭的一意孤行,很可能會連帶賠上張忠謀等人的社會名聲。
以蘇起曾任“國安”最高幕僚的背景,推動想為台灣未來找活路的“台北論壇”,可謂“成也蘇起”;但從目前論述來看,除了一再重複的願景外,僅一位民進黨籍的董事,似還看不到如何跨越黨派,這個新智庫若不想“敗也蘇起”,未來還要拿出更多真材實料說服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