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大眾日報刊載的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張志新的文章指出,最近,中美由於南海、西藏、美國國債等問題再起爭執。雖然兩國在關乎彼此利益的領域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然而紛繁複雜的國際經濟與安全環境迫使兩國必須合作,兩國領導人必須面向未來,“投資未來”。在中美關係貌似步入低潮之際訪華的拜登,其訪華之行顯示雙方關係的抗干擾性進一步增強。
應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邀請,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副總統約瑟夫.拜登,在北京與多位中方領導人會面後,8月20日下午離開北京,乘專機赴四川省成都進行訪問。雖然此前中美由於南海、西藏、美國國債等問題再起爭執,拜登訪華突顯中美關係的抗干擾性進一步增強。
從中美關係發展的軌跡來看,自上世紀90年代起,每當美國政府內外政策缺乏亮點的時候,中美關係就會適時“發光”,成為行政當局的一大“業績”。像美國前總統小布什的第二任期,受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以及金融危機拖累,共和黨政府執政業績幾乎是空白。然而由於中美確認建立“建設性的合作夥伴關係”,美國對華政策成為行政當局當時少有的外交亮點。
此次拜登訪華之時,奧巴馬政府也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從國內看,民主與共和兩黨剛就提高政府舉債上限達成協議,但由於評級機構標普下調美國國債評級,美全球金融霸權地位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且,兩黨為一己之私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已經遭到美國民眾的譴責,國會與行政當局的民意支持率創歷史新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