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不應主盯工薪階層口袋
有網民指出,“房產加名稅”、“月餅稅”等稅收的出現,其實反映出稅收見縫插針的趨勢,而且這種徵稅的對象是普通民眾。網民“夏天”指出,如果生活用品稅負過重,必然會擠壓普通民眾的日常消費。如此一來,中國傳統文化的禮節基礎將岌岌可危,民眾應享的節日福利受損,月餅銷售市場可能萎縮,相關就業崗位也被削減,這麼多負面效應,稅務部門不可不正視。
署名“周俊生”的博客指出,由於制度的不完善,我國個稅徵收出現了大的偏差,個稅流失比較嚴重,比如資本利得稅長期處於“暫不徵收”狀態,灰色收入更是由於技術上的困難長期無法從稅收上建立管理機制。這種狀況的長期存在,導致工薪階層成了個稅的主力,而一部分收入渠道廣泛的富人卻心安理得地處於個稅徵收的邊緣。因此,對於稅務部門來說,更重要的是堵住這方面的漏洞,而不是盯住普通百姓口袋中的“蠅頭小利”。
網民“湯燕雯”指出,關稅及商品稅的稅率過高和重複徵稅的現象,直接導致了國內物價的虛高,必須要減少稅負。以買一盒月餅為例,生產銷售企業要繳納營業稅、增值稅,購買者要繳納消費稅,這些稅負成本最終都轉嫁到消費價格上,民眾成為最後的埋單者。讓民眾在為月餅的高昂消費稅埋單後再繳納個稅,有雙重徵稅之嫌,讓人頓生稅負不公的感覺。
政府應審視“假問題”背後的真民意
網民“張沖”指出,看看周圍,那麼多政府部門蓋了豪華大廈,仍在不斷翻修,三公消費遮遮掩掩,揮霍浪費觸目驚心。然後再回看普通公民,發個月餅也要繳稅,單位組織個一日游也不能倖免。倒是說說看,這個中秋節還有什麼心思吃月餅?
署名“王太川”的博客也指出,一方面,民眾稅負痛苦指數高居世界前列,在顯性的個人所得稅這一直接稅之外,更主要、更繁重的流轉稅,被隱蔽在了商品的價格之中。只要有經濟行為發生,就有稅的存在,相應的,納稅人的權利卻無從談起。而另一方面,我們的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三公消費糜耗驚人,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持續下降,社會財富分配嚴重失衡,社會保障與突飛猛進的財稅收入不成正比。於這樣的社會圖景下審視,公眾對於事涉稅收的責難便不難理解。假若國能藏富於民,假若權利與義務對等,假若權力時刻敬畏民意,公眾還會不會總是無來由地與公權唱對台戲呢?這才是假問題背後的真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