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表示,日本非營利組織“言論NPO”和中國英文報紙《中國日報》本月初剛剛舉行的今年第七次中日國民感情調查顯示,對中國有惡感的日本國民比例高達78.3%,比去年同期增加6.3%。而近期圍繞富士電視台播出韓國影視節目而爆發的日本“反韓流”示威則顯示,日本社會根深蒂固的認同歐美、歧視周邊,不認為自己是東亞國家一分子(至少不認為是和其他國家平起平坐一分子)情結,並無實質性改變。在這種情況下,野田佳彥不會輕易改變其在對華、對周邊、對領土爭端問題上的強硬姿態,或者幹脆說,沒有任何一位日本當代政治家敢於做出“不強硬姿態”,否則不啻政治自殺。但與此同時,日中經貿依存度越來越高,在歐美經濟蕭條的背景下,外向型的日本經濟勢必越來越依賴中國和周邊,這使得再“鷹派”的內閣也不敢“鷹”過頭,更何況一直擔任財相的“大管家”野田佳彥。
可以斷定,任何人當選日本新首相,在外交方面騰挪餘地都不大,主要差異在於經濟思路。他們能否坐滿直到明年9月的任期,並進而在2013年前舉行的國會選舉中站穩腳跟,關鍵也在此。
文章稱,野田作為前內閣的“大管家”,在應對出口疲軟、經濟衰退和巨額財赤等方面並無突出表現,但日元匯率危機發生後,他屢屢強硬出手,主張政府干預,不僅提高了自身曝光率,也贏得不少國民好感。如今輪到他本人當家,勢必在這方面繼續有所動作。然而國民看重的,最終仍然是效果。倘頻繁干預的結果不是立竿見影,而是抱薪救火,日本出口和經濟的頽勢仍無起色,政府開支卻因不斷的干預行為而滾雪球般增加,野田內閣最大的“加分因素”便可能反成最大累贅。
更大的隱憂在於稅制。
在此次參選的5位黨代表候選人中,野田佳彥是唯一堅決主張增加消費稅的(前原誠司等3人明確表示堅決反對加稅,海江田回避消費稅話題,只贊成增加長期國債),而增加消費稅恰是日本民眾,尤其基層民眾所堅決反對的。
文章最後表示,迫於財赤壓力,野田內閣上台後很可能兌現承諾,堅決推動加稅,倘如此,民意很可能反彈強烈。屆時若自民黨攻訐於外,此次黨代表遴選憋了一肚子悶氣的小澤派響應於內,野田佳彥這個5年來第6位日本首相,很可能再步前任“短命”後塵,甚至可能導致不信任案通過,眾議院大選提前被觸發,並引發新一輪的政壇大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