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智良介紹說,目前中國慰安婦問題的研究,一方面是繼續尋找幸存者,一方面則更多地轉入對現有資料的挖掘、整理和翻譯工作,同時對幸存者的生存狀態做調查,“過去是對她們受害歷史做確認,現在是要了解她們的生存狀態,她們的身心狀況。我今年派了兩名研究生去海南一些幸存者的家裡住了一段時間,做田野調查,把她們戰後尤其是近20年的生活狀況做一些比較細的了解,寫成調查報告。”
至於慰安婦問題的申訴工作,依然會繼續下去。“很多老人跟我說,現在晚上做噩夢,還會夢見自己在慰安所,這對她們的身心是極大的痛苦。她們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賠償,我認為完全合理。”蘇智良說,雖然這條路依然漫長,但很多老人都不會放棄,“她們說,就算我死了,我的兒子、孫子也應該把這個官司打下去。”
和平年代更不能忘“喪鐘為誰而鳴”
蘇智良所在的辦公樓地下室裡,建有一個“中國‘慰安婦’資料館”,面積雖小,但資料非常豐富,歷史資料、信件、照片、物品等非常詳細。迎面的一堵墻上,貼滿了一些受害老人的照片和簡單介紹資料,以及她們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賠償的簽名或指印。資料館內,抬頭可見屋頂掛著兩面相同的紅布白字條幅,上面是日本銘心會訪問團的簽名,條幅中央寫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