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轉型
浙江省電力公司石紅星認為,淡季電荒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供需矛盾”。
石紅星說,去年全國減排的壓力比較大,浙江關停了大部分小火電,而當年新投產的裝機容量僅為83萬千瓦。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浙江大批新項目集中上馬,而高耗能企業用電也出現強力反彈,造成了一種新的供需矛盾。
浙江省經信委調研員賈帆聯指出,浙江能源消費總量的95%以上依靠省外調入,而浙江處於電煤運輸、西氣東送等能源輸送線的末端,貨源和運輸途徑單一,且沒有議價能力。
“年初一條浙東海上運輸通道被輪船撞斷,影響了一部分火電的電煤存貯。這個通道的修復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這也是導致4月份就出現用電缺口的一個原因。”賈帆聯說。
從區外電力輸入來看,浙江也在望“電”興嘆。去年初,浙江省向國家有關部門上報了皖電東送交流工程的核准申請,目前電力線路標準化建設已全部完成,但核准批覆仍遲遲沒有下來,對浙江工業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
“電源建設跟不上電力需求的增長,這是電荒的最根本原因。”浙江省發改委一位官員指出,“十二五”期間浙江用電量將年均增長7.5%-9.5%,目前同比增長已達18.5%。但浙江省新增電源少之又少,今年浙江將新增裝機容量為260萬千瓦,約占總用電負荷的6%,而明年的新增容量為0。因此,明年的用電形勢可能比今年更加嚴峻。
浙江省電力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弘說,五年內浙江將加快建成一批大型電源項目,合計容量約1600萬千瓦,仍不能滿足五年間浙江2605萬千瓦的淨增負荷。“電荒”的帽子,一時無法摘除。
“缺電背後是缺能源。浙江應扶持發展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9月4日,在浙江大學舉辦的第七屆“全球化製造與中國”國際會議上,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吳曉波對本報表示,新興產業既可以緩解電荒危機,也有利於促進浙江經濟轉型升級。
近年來浙江一直嘗試產業調整。2005年浙江二、三產業占比為53.4%與39.9%,2010年為51.6%與43.5%。而在2005年6月,二三產業用電量占比分別為80.67%、9.47%,到2010年6月二產降至76.86%,三產升至10.54%。浙江的產業結構轉變已初見成效。
而在“十二五”期間,浙江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預定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5年達到5000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達12%,到2020年占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