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蟲文化孕育價值 蟋蟀成農村增收項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2 08:06:25  


  中評社香港9月12日電/《光明日報》報道,天剛蒙蒙亮,操著南腔北調的“蟲痴”們就來到街頭,每人擺開一個小方桌,坐等前來賣蟲的鄉親們。年逾古稀的張思毛,可是這裡的老熟人,他連續二十多年,一到立秋就來到這裡,從沒間斷過,一呆就是四五十天。他對記者說:“這泰山之陽的泗店鎮,生長的蟋蟀可是‘江北第一蟲’,吸引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蟋蟀玩家慕名而來,在此人們不惜一擲千金。後天就是中秋節,季節一轉換也該撤了!但我還是不死心,盼著找到更來勁的蛐蛐。”

  談話間,街上的人越聚越多,收購蛐蛐的小方桌一字擺開。提著籃子的,拿著陶瓷罐的,來“賣蟲”的鄉親們絡繹不絕。寧陽縣蟋蟀研究院的劉德強也擠在人群中凑熱鬧,他喜滋滋地向記者介紹說:“蟋蟀上市,從立秋到中秋正值農閑,這裡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垂髫小兒,統統‘舉起網,作刀槍;若要發,找蟲王’,成天往青紗帳里鑽。在這泗店鎮,80%的農民從事捉蟲的行當,一個多月的時間,一般家庭能收入一萬來塊錢。今年這裡蟋蟀的交易額已過兩億元。蟋蟀已經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法寶。”

  走進一家店鋪,記者看到,琳琅滿目的蟋蟀用具一應俱全,反映蟋蟀文化的書籍也擺滿了貨架。最逗人的是《水滸108將》系列蟋蟀罐,這陶製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即使不當蟋蟀罐用,也可以拿來當一件藝術品收藏,標價是一套1000多元,前來購買者絡繹不絕。店主張少魯高興地說:“除了捉蟲販蟲的,很多鄉親還從事著與蟲相關的第三產業,鎮上冒出3000多家餐飲住宿的旅館,有2000多人搞交通運輸……俺農民現在也真切地掂量出文化的價值!”

  鄉親們掂量出了文化的價值,參與的熱情日漸高漲。這裡編撰的《蟋蟀文化》一書已走進課堂,成為孩子們了解蟋蟀的教材。縣委宣傳部的張培國說:“今年8月,成立了蟋蟀文化協會。由這一民間組織來指導蟋蟀產業有滋有味地發展,這文化的力量不可低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