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中國文化報》日本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名譽教授石毛直道在一次國際食學論壇上表示,日本應該為正在消失的“媽媽的味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將傳統飲食文化繼承和延續下去。石毛直道指出,家庭作為教授和推廣傳統飲食知識的角色正在減弱,應該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加深人們對傳統飲食文化的認知。石毛直道介紹,日本的食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已經正式被列入學校教育。
在日本,吃飯並不是吃飽、吃好這麼簡單,而是食育的一部分,與飲食觀念、膳食營養知識、飲食衛生安全和飲食文化等一系列關於營養學甚至人生觀的教育聯繫在一起。日本將食育的內容和方法寫入學校教材,並作為知識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健康的飲食習慣。此外,他們還創造性地將飲食教育延伸到藝術想象力的培養上。比如,家長和老師會啟發孩子:餐桌上的色拉有如秋天的景色,在那碧綠的森林裡,既有黃葉又有紅葉;那些肉餡則如凋零的枯葉飄落在大地上;一道加入了海帶的五香菜串兒,那海帶絲就像扎在姑娘頭上的黑絲帶……兒童對此產生興趣後,對每一種食物都會作出豐富的聯想。在飲食中培養人生觀也是日本食育的重要目標。譬如,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到農村學習,讓學生加深對農民和漁民辛勞的理解,激發其產生對食物的感恩之心和傳承傳統飲食文化的責任感。
為推進食育活動,日本政府給予法律和體制的保障。2005年,日本制定並實施了《食育基本法》。該法的序言指出:“現在應重新把食育作為生存的根本,看成智育、德育及體育的基礎。”日本內閣府設置了食育推進會議。議長由首相擔任,委員是相關部門的大臣和有食育知識和經驗的專家。地方由都道府縣食育推進會議負責制定和實施都道府縣食育推進計劃。市町村食育推進會議負責制定和實施市町村食育推進計劃。食育的參與者有孩子的監護人,教育、保育、醫療、保健工作人員,從事農林漁業者、食品業者以及各種團體和志願者。同時,日本政府將每年6月定為“食育月”,6月19日為“食育日”,在日本全國範圍內舉行各種有關食育的活動。
隨著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廣,近年來,食育活動已經發展為日本的全民運動。日前,日本部分地區已經啟動了以年輕人為對象的食育計劃。為了向年輕人推廣傳統飲食文化,大分縣政府選擇10至20名立志成為營養師的女大學生組成一個推廣小組。這個推廣小組經過一段時間的傳統飲食文化知識培訓後,將開展一系列活動,在縣內各市村舉辦的各種活動上,介紹傳統料理做法,開設傳統料理餐廳,建立專門的網頁介紹傳統料理。該項目負責人說:“知道傳統料理做法的人越來越少,傳承傳統飲食文化變得越來越困難。希望以此活動為契機,讓年輕人重新認識飲食生活,通過傳統料理去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