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或傳統口味,或時尚造型,每到中秋節,各式各樣的“月餅”成為千家萬戶的必備品。人們在品享美食的同時,對“禮”尚往來積壓的月餅發愁。節前如何“請走”月餅,節後如何“吃完”月餅,成了人們的熱議話題。象徵著團圓與美滿的月餅儼然成了現代人的苦惱。民俗專家建議,中秋節文化內涵豐富,不能把中秋節僅僅過成“月餅節”。
中秋節內涵多月餅前身為“面餅”
新華網報道,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這些有關中秋的傳說雖然內容不同,但都與月亮密切相關。北京歷史學會理事趙珩說,中秋的傳說都是基於人們對月亮的觀察,反映了古人樸素的天文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據介紹,中秋節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帝王祭祀、文人情懷和大眾節日三個階段。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在中秋登高的時候,所謂“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正適合飲酒高歌,登樓賞月”讓中秋增添了幾分浪漫色彩。到宋代,這種習俗逐漸傳到民間,變成了一項傳統的大眾活動,變成了一個寄托相思之情、闔家團圓的日子。
專家指出,中秋與月餅不是一起誕生的。古人吃月餅,更講究儀式性而不是口感。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有種紀念太師聞仲的“太師餅”,邊薄心厚,可謂月餅的前身。稱為“月餅”,則始見於宋代。有人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傳這是關於月餅最早的詩句,出自北宋名家蘇東坡之手。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日美點。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
文化味兒淡去中秋成了“月餅節”
據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項雲駒介紹,古代家庭自制月餅,主要用於祭祀和家人成員之間的分享。現在更多的演變成了朋友、客戶之間的“禮尚往來”,也造成了“豪華包裝”、“昂貴餡料”愈演愈烈,雖然物質豐富了,但中秋節原有的文化味、親情味,被濃濃的商業氣息衝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