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以及上世紀中葉以來的諸多戰爭顯示:傷員因失血未能及時輸血搶救,發生休克的概率在80%以上;傷後2~4小時因失血過多,可能導致近一半傷員死亡。軍人執行任務時,隨時可能需緊急輸血搶救。當你流血需要輸血急救時,知道你的血型就可以贏得寶貴的時間,你的生命就會多一分希望;當別人流血需要輸血急救時,你知道自己的血型符合條件,就可以用自己的鮮血搶救戰友。”在隨後開展的教育課上,該團領導運用大量事例和數據,引導官兵增強實戰意識,幫助大家掌握血型知識。
同時,他們著手建立了一套科學完備的血型信息登記和管理制度:對全團官兵的血型進行驗定;作訓部門、衛生隊、基層營連均要建立官兵血型登記制度,分別存檔備查;營連單位的人員花名册中須增設血型欄;開展知兵活動須掌握戰士血型;凡新兵入伍、學員分配、人員調入等時機,須第一時間登記人員血型信息。
採訪中,筆者隨機察看駐訓官兵作訓服內側的信息欄,看到人人均已填寫了血型信息。營連單位人員花名册的血型欄中,也翔實登記了官兵的血型信息。衛生隊的登記簿上,團隊官兵的血型信息一目了然。
人人掌握和填寫血型信息、部隊加強血型信息管理,不僅為人員急救提供了便利,還帶來其他一些益處。為團隊提供醫療救護支援的某醫院軍醫告訴記者,團隊完善血型信息後,他們依據各類血型人群的分布情況,科學確定各類急救血源的數量,不但提高了急救血源的使用吻合度,還避免了血源儲備不當帶來的成本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