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環境
打破行政性壟斷 實現公平准入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如何營造創新環境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雲春表示,中國應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打破行政性壟斷,實現公平的市場准入,使各類所有制企業能夠公平獲得創新資源。
在侯雲春看來,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的人均GDP已經由不足200美元增長到4000多美元,跨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技術進步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並不高。“我們的高速增長更多地依賴於低成本要素的大量投入,這種模式雖然在趕超階段能發揮較大作用,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長此以往難以為繼。如果不能形成新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就難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繼續向高收入社會邁進。”他警示道。
在看到技術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沒有發揮預期效果後,侯雲春建議,我國應該進一步提高創新效率。而對於如何提高創新水平,他認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利於促進創新。
“創新的活力和效率本質上取決於制度環境。”侯雲春表示,中國已經實施了很多激勵創新的政策,但著力點分散、落實不到位、效果不盡理想。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國尚未形成真正有利於創新的市場環境和政策體系。事實上,我國存在的資源價格扭曲、行業行政性壟斷、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都是制度不完善的體現。
由此,建立完善的市場競爭制度是保障創新的途徑之一。“要打破行政性壟斷,實現公平的市場准入,使各類所有制企業能夠公平獲得創新資源。”侯雲春表示,擠壓企業通過非正常競爭手段獲取利益的空間,並且重視中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促進創新中的作用,有針對性地加強金融、財稅、人才和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能提高企業創新的動力和積極性。
創新技術
技術問題跟工業應用存在矛盾
昨日的論壇現場,來自英國皇家學會理事會的克里斯.史密斯也對創新技術的有關問題發表了相應的看法。
史密斯認為,全球科學版圖正在經歷戲劇性的變化,近五年當中發展中國家的整體科研投入增長了一倍,而中國作為科學強國正在迅速崛起,中國的科研投入在不斷增強,科研投入占GDP的增長也很快。
在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不斷發展、各國間的科研合作日益頻繁的同時,史密斯也提醒,就目前的現狀來看,科學技術問題跟工業應用之間存在矛盾。
“我們看到一些技術層面的問題可能跟真正的工業應用存在著矛盾。”史密斯表示,科學及時的應用和合作應該充分地認識到什麼是工作的重點,否則資金投入就沒有辦法得到充分利用。
他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增加國際間的科研合作。“我們應該加強合作,比如說來自非洲和亞洲的科學家與各個地區的科學家合作,我們還應該考慮加強各國的科學能力、自然科學、世界科學的協調合作。”他表示。
史密斯曾擔任英國皇家學會副主席,目前擔任牛津大學能源研究部主任,中東同步輻射光源式樣科學和應用委員會主席。2003年至2008年擔任英國原子能管理軍卡拉姆部主任,負責英國核聚變項目和聯合歐洲鈽的運轉。作為一位粒子物理理論學家,史密斯曾經因為他的科研成就獲得了三個大洲7個國家的獎項和榮譽。2001年他受封爵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