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來檳城的時候,他發現到用同盟會這樣的政黨組織,很少人要參加活動,所以他又成立了閱書報社,就是讀書會。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吸引民眾參加,當中更少不了知識分子。通過這個讀書會,他們也開始辦報,於1910年開辦了光華日報,成了孫中山的輿論旗幟,另外閱書報社同人也積極辦校(1917年創設鐘靈學校),衝淡政治色彩衝淡。
辛亥革命的成功又讓孫中山重新站起來,各地起義軍更把他推舉成為領袖。英國人的變臉也很快,隆重其事地讓他衣錦榮歸中國時途經檳城,不過他沒有把他的第二夫人陳粹芬接走。陳粹芬也就留在檳城(1936年孫科行政院長在蔣介石同意下將陳粹芬小媽接回廣州頤養天年),唯獨孫中山回去中國(孫中山的家人也在1910年與他一起離開檳城,只留下陳粹芬)。孫中山回中國出任臨時大總統是為了確保革命開花結果。很快的,他在1911年的十二月確定了中華民國的國號。孫中山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無論是在中國又或是在海外的革命演說都很有說服力,他說我們為什麼要革命?為什麼要推翻清朝政府?因為那個時候,清朝已經被滿清人統治,迫害我們漢人,所以中華民族一定要團結起來,打倒滿洲人。當民眾被鼓動起民族情緒時,就會很容易被說服。在這方面,孫中山是一個煽情高手,很擅長煽動民族情緒,大家就會有強烈的推動力去推翻滿清政府。第二就是孫中山所說的驅逐韃虜的意思就是這些滿洲人都是沒有文化的一群,我們為什麼要被他們欺負和統治?所以一定要建立中華民國趕走滿洲人的政府。可是就在就職典禮的那天(1912年元旦日),孫中山一改常態宣稱中華民族是由漢滿蒙回藏組成,就免了一場清洗滿人的種族大屠殺。這也是孫中山高明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