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立法會議員、工商專業聯盟召集人林健鋒接受專訪。 |
中評社╱題:“林健鋒:民粹主義不利香港在競爭中求發展” 作者:劉迺強(香港),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本刊學術顧問
香港民粹主義擡頭,年輕人對社會福利的依賴心理增強,主動競爭的意識下降。如何面對這種削弱香港整體競爭力的問題,本刊日前專訪了香港立法會議員、工商專業聯盟召集人林健鋒,請他就相關問題進行剖析。林健鋒在接受專訪時強調,民粹主義、福利主義等問題會令年輕人的動力降低,倚賴性增強,長遠下去對香港是沒有好處的。
希望整合中產平台推動香港發展
劉廼強:工商專業聯盟具有什麽樣的組成背景?林健鋒:香港是一個成熟的外向型商業社會,工商、金融以及專業服務都是香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在這個重要組成部分中我們可以看到,中產是理性、愛國、行事穩健的,希望香港一路向好方向的改變,並且保持著積極向上的信心,而不是坐在那裏攤開雙手空等。然而我發現有部分年輕人就是抱著如此的態度,我們曾經跟部分在校大學生交流過,問他們希望如何去做,得到的答案卻是“最好是可以不勞而獲”。
現在香港每一個平台,就算有都是散散收收這樣,發出來的聲音自然也是如此。所以,都經過很長時間,大家坐下來談了很多次。雖然以前(各個政團)有大有小有離有合,但不可能永遠一直這樣,人是需要向前看的。因此我們把意見不同的地方擱置了起來,懷揣共同的信念,即香港不能盲目求變而是要穩中求變——像日本、泰國這種頻繁而盲目的變,能帶來甚麼呢?
所以,我們整合工商專業聯盟是出於這樣的需要。但這並不是說,我們這12、13個人坐下來談,就能討論出可以代表所有人的意見。我們通過各種不同的網絡,跟各種社會人士交流,當中的不少也是認同我們的。我認為,以前時勢不同,現在時機成熟,所以我們要加強互動。
因此,我們組成了工商專業聯盟這個平台,就是希望關心香港各階層的人士。這其實並不是一個純工商專業的團體,雖然這裏面確實包含了幾位工商專業界別的議員,但我們背後還有很多中產人士。香港百分之九十八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我們首先要關心背後那麼多人給出的意見,瞭解他們希望香港社會在經濟方面、金融方面,在國際舞台應該扮演一個甚麼角色,等等。我們組織這個平台首先就是要聽取他們的意見,瞭解不同階層的需要,然後希望可以為香港開拓一個美好的平台,推動香港未來的發展。
民粹主義不利香港在競爭中求發展
劉廼強:你們的理念就是“穩中求變”,那麼可不可以詳細介紹一下,你們認為哪些地方需要“穩”,哪些地方需要“變”呢?
林健鋒:就像我剛才舉例的校園一樣,近期我們可以見到,民粹主義在香港、在世界各地都出現了有所抬頭的情況。甚麼是民粹主義呢?很多人其實都不是很清楚的。我認為,民粹主義是令很多歐美國家的社會發生了改變,那是不是好的改變呢?不是。
現在的美國社會,不停的派錢,派到現在是甚麼情況?他們的新生嬰兒生下來,連東西都沒有吃,僅僅是呼吸第一口氣,就已經背負上了四萬多美元的國債。美國人算幸運的,因為美元畢竟算是硬通貨,但歐元區就沒有那麼好運氣了,從希臘到意大利到西班牙,他們的問題就大了。以西班牙為例,他們現在的失業率已經去到21%,青年失業率達到了44%。又比如英國最近那個騷亂,這個騷亂同樣是源於某些社會問題,社會問題本身就是各種問題的集合。
為甚麼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如此多問題產生?就是因為整個經濟體系出了問題,投資、就業、福利等等問題,也都依次浮出水面。這些問題也都給了我們一個警告,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會不會波及香港?在未波及香港之前我們需要做些甚麼?大家都不希望我們的社會變成這樣,所以我特別提出了“民粹主義抬頭”這個問題。
因為民粹主義、福利主義這類問題會令年輕人的動力降低,倚賴性增強——倚賴性就是社會福利,攤開手問政府要錢——長遠下去對香港是沒有好處的。最近有報導就說,以深圳現在發展的速度,再過十年就超過香港;包括國內一些一線二線城市,發展的速度都比我們快上許多,對於這些我們決不能坐視不理。
香港有機會關鍵在自己能否抓住
劉廼強:就是說,你們的出現,就是為了平衡民粹主義、福利主義等的影響?還是這些就是要改變的?
林健鋒:這些就是需要改變的。就工商專業這個部分而言,我們認為在政策方面,政府在過去幾年是有些被動,哪個群體叫得大聲點,(政府)它就答應多一點。就像特首的競選承諾也一樣,利得稅由16%減到15%,但至今仍未見行動,對不對?我整天都對曾蔭權說,這可是你的競選承諾喔。財爺(曾俊華)說現在不是調低利得稅的時機,可甚麼才叫“適合時間”?400多億都派出去了。新加坡現在18%都還在減。而在祖國內地的政策中,如果是從事高新科技,環保行業等等還會有減免,差不多達到15%這個標準。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即便香港的年輕人有很好的創意、靈活的思考,或者工商界根據經驗提出意見之後,政府卻畏首畏尾。
現在政府表現出來的就是這樣,幾乎甚麼都不做——要麼你告我(政府),你告贏了,政府按照判決去做就好了;你輸了我甚麼都不用做——還有就是,等到政府真正下決心啟動項目去做,又整天遇到這個司法復核那個司法復核……這些狀況,只能導致香港社會不進則退,我們現在有的優勢可能會在5~7年後消失殆盡。
當然,也不必完全如此悲觀,因為我認為未來5年甚至有可能是“黃金五年”。如果上述社會狀況有所改變,就有可能迅速發展。副總理李克強不久前給香港送了大禮,對不對?6項政策36個大禮——不知是否專門挑選這個六六大順意味的數字——這裏面教育、環保、工商、金融等等方面(的措施),都是非常實際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推動我們成為一個境外最大的人民幣中心,這一點就可以帶動起很多東西,包括國內企業和香港企業攜手走向世界、廣東加快先行先試、服務行業等等開放,這都是好事來的。很多人說,現在的香港年輕人沒甚麼機會,其實不然,之前我們提起唐英年講李嘉誠的事,他其實沒有講錯,李嘉誠的名字只是你不喜歡聽,現在的時代我們比起李嘉誠當年出來做的時候,怎麽叫沒有機會,那個時候做事情才真正需要非常有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