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官員的政績需求有關
記者隨後致電“中郡所”工作人員朱先生。他透露說,有不少縣市希望提高自己在“百強縣”榜單的名次,這就需要合作收費。“‘中郡所’官網有‘縣域經濟論壇’‘縣委書記和縣長論壇’‘地市州盟’等多個欄目,平時會策劃專題報道,收費標準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記者發現,不少縣市領導在這裡發表了署名文章。
“百強縣評比”之所以大行其道、愈演愈烈,與一些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需求不無關係。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地方領導人的講話和報告中,“進入百強縣”成為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已經上榜的“百強縣”則把“進位爭先”當作下階段任務。
“中郡所”官網顯示,在評比“百強縣”期間,該所多次召開研討會、發布會,來自各地的眾多官員、權威專家到場。蘭州大學副教授黎春林認為,這增加了“百強縣評比”的迷惑性,使很多人誤認為是政府主辦的嚴肅評比。
“類似的評比活動,關鍵在於有沒有一套科學的評價指標,是否建立在嚴謹的統計調查的基礎上。如果懷著功利的目的,誰給好處就給誰排座次,這種評比就會失掉公信力。”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