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15日,荷蘭烏得勒支市“貝婭特麗克絲女王”劇院成為展示中國文化的場所。數百名荷蘭本土民眾和華僑華人濟濟一堂,用一台載歌載舞的中文演出,慶祝烏得勒支中文學校30週年校慶。
新華社報道,1981年,荷蘭僑領胡志光和其他幾位華僑創辦了烏特勒支中文學校。“從當初的一間教室、一位老師和15名學生,發展到如今包括幼兒啟蒙班、少兒班、青少年班直至成人班的共24個班級約500名學生,”該校董事會主席林太鬆在慶祝活動上介紹說,“我們如今是全荷蘭規模最大、師資最強、品質最高的中文學校之一。”2009年,烏得勒支中文學校成為中國國務院僑辦評定的首批“海外華文教育示範學校”之一。
正如林太鬆所說,烏得勒支中文學校的發展成為漢語教學在荷蘭發展的縮影和見證。近年來,隨著中荷經貿關係不斷發展,隨著中國日益走向世界,漢語教學在荷蘭取得極大發展。去年2月,荷蘭教育部正式啟動了將漢語納入中學會考項目的“先導項目”,而兩個月後,漢語也首次納入荷蘭中學會考科目中。目前荷蘭約有40所中學開設漢語班,而荷蘭著名的萊頓大學今年新開設的漢語教師專業,更從側面證明了荷蘭的漢語學習熱潮。
長袖飄飛,絹扇舞動;歌聲悠揚,絲竹繞梁。中文學校不同班級、不同族裔的學生們,在舞台上合作演出了一支支中國舞蹈,唱出了一首首中文歌曲,令整座劇院沉浸在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風情中。
“開展華文教育,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播,有利於增進中荷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也有利於荷蘭社會的繁榮與進步,”中國駐荷蘭大使張軍致辭說,“當前中國的發展已站在新起點上,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中國的發展,既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創造了美好未來,也為荷蘭等世界各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發展華文教育,也必將有利於中荷兩國構築更緊密的互利夥伴關係。”
“中國的發展令世人矚目,與中國這樣一個富有影響力的泱泱大國緊密聯繫的關係對荷蘭來說至關重要。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並不限於其經濟上的成功,中國的貢獻還來自於中國5000年文化的歷史,”面對台下數百名年齡不同、膚色各異的烏得勒支中文學校學生,荷蘭內閣負責教育文化和科技事務的國務秘書哈爾伯.澤爾斯特拉說,“中文教育在荷蘭的發展也讓荷蘭受益。將來荷蘭發展的很大部分會來自於和中國的合作,你們的今天將塑造我們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