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件政治問題要用法律規範解決的後果是什麼。這是蘇嘉全的盲點?還是蔡陣營的純真? |
中評社台北10月17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導)蔡英文競選巴士公路長征昨晚在凱達格蘭劃下句點。環觀,蔡英文迄今競選步調層次分明,先提出“十年政綱”,為訪美兩岸政策先行舖路,接著鞏固日本邦誼,再回防國民黨的十月大慶,推出台一線活動,測試基層水溫。“蔡英文軸線”有理有節,但蘇嘉全農舍案缺口,就像中途跑出來的程咬金,削弱民進黨的辛苦舖陳。
台一線活動,一路受到蘇嘉全農舍爭議如影隨行,不只影響形象,也給中間選民負面觀感;雖然農舍問題相當普遍,但蘇的身分無法等同類比, 對蔡2012選情造成衝擊不在話下。
詭異的是,副手出狀況,民進黨回應後知後覺,但蔡英文台一線活動所到之處,農舍爭議負面效應似乎沒有那麼強烈,選民自動把蘇嘉全爭議與蔡英文做切割。
為何會有這種“蔡英文現象”?支撐者的熱情遠遠超出蔡英文競選總部預期,可能是選民對她仍很好奇,抱著看政治明星的心態去看熱鬧;其次,想聽聽她怎麼說?第三,人們喜新厭舊,猶如當年馬英九也是備受期待。
支持者的熱情本應反映在民調上,但英嘉配支持度卻受蘇嘉全爭議事件不斷所衝擊。蘇案讓人對蔡英文的識人之明、民進黨的政治道德標準產生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