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義賣書籍和光碟。(圖:中國政治學會) |
主持人張亞中表示,辛亥革命應放在中國現代化的脈絡中來看,與歷史上的所有革命不同,孫中山進行的是“打不平”,而非“打天下”的革命,他是為了打破與帝國主義列強的不平,打破國內各階級的不平,打破貧富不均的不平。他革命不是為了個人的權位與利益,而是理想的實踐。孫中山一生的理想可以用“國強民富、天下為公”這八個字為代表。未來兩岸都應以此八個字為基礎,“國強民富”是物質表現,“天下為公”才是最重要的應有目標。
研討會主辦人,東海大學政治系主任宋興洲教授說,兩岸對於歷史事件的解釋各有不同,他以自己在美國讀書時的經驗為例,台灣、大陸、美國留學生對於西安事變各有不同歷史拜讀。他把六集紀錄片已經全部看完,對於紀錄片能夠以中正、客觀,包容的觀點來看中國的近現代史,非常肯定與感動。他推薦所有年輕大學生能夠觀看,以建立一個正確與寬宏的史觀。
高雄中山大學周世雄教授指出,年輕人在看歷史時,不要把它當成一個故事而已,更要培養自己如何看歷史的史觀。今天的大學生幾乎都是1990年以後出生,沒有經歷過百年來中華民族所經歷的滄桑,所受的教育又都是李扁十二年的“去中國化”歷史教育。透過紀錄片同學可以理解,為何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要從鞏固認同著手,也可以認識到,中華文化與台灣現有的成果可以在未來兩岸現代化道路中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