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17日電/中國時報新聞分析文章說,“一路有你,真好!”落幕,這場創下台灣最長造勢紀錄的活動,原先設定的戰略目標,在打響女“總統”形象,並確立“國家定位”的“主權論述”。只是,在危機管理失靈、議題設定失效、黨內天王失蹤的情況下,這場超級活動只鞏固了基本盤,在農舍攻勢和馬陣營政策戰的夾擊下,這場二○一二倒數百日的第一次遭遇戰,蔡英文並未把握搶票良機。
文章說,台一線活動從鵝鸞鼻到“總統府”,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小至品嘗地方小吃,大到萬人“國政會”。近百場造勢,五花八門的內容意在烘托“台灣第一女‘總統’”和“‘中華民國’是台灣”兩大主題。
“台灣第一女‘總統’”看來像句口號,但綠營精心設計離農津貼、托育公共化,及十二年“國教”一次到位等政見,環環緊扣女性特質,嘗試進行市場區隔,扭轉婦女選票居於劣勢的困境。
而“中華民國=台灣”,更是蔡英文與幕僚歷經長時間思考,才將“台灣共識”的“國家”認同化為文字,地位幾乎等同於《台灣前途決議文》,重要性不可言喻。
然而十一天的旅程中,兩大主軸全淹沒在農舍爭議中,蔡英文始終走不出“阿嘉的家”。綠營選民再熱,媒體報導仍是冷颼颼。
弔詭的是,馬陣營為避免與三萬假農舍為敵,在開出猛烈的第一槍後,力道開始放緩。沒想到面對虛晃一招,蔡陣營以為大刀砍來,搬出法令來替蘇嘉全擋駕,並要向“農委會”討個說法,等於把生殺大權交給了敵營。與其說是馬家軍兵圍城下,倒不如說是綠軍自己坐困愁城,危機處理失靈,連帶導致議題設定失效。
更令支持者憂心的是,過去民進黨在勝選壓力下,即便黨內意見再多,面對外患終究是拳頭對外。然而,眼見“一路有你”變調成“一路挨打”,四大天王冷眼以對蔡、蘇的孤軍奮戰,透露黨內權力鬥爭已成大選一大隱憂。
本來趁泛藍陷入分裂危機之際,台一線造勢原本為民眾熱情加溫,創造選戰高潮,不料卻在連串失誤下,讓對手搶下一分。見微知著,農舍爭議終究只是藍軍攻勢的開端,民進黨如何調整步伐,將決定走向“總統府”之路能否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