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緬甸官媒連發評論誇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0 17:40:50  


 
  緬甸之“變”刺激印媒想象力

  “緬甸正發生重大變革”,《印度教徒報》17日的這一判斷幾乎不會引起多少人的反對。該報稱,曾任軍政府總理的吳登盛當選緬甸總統之初,曾宣布要進行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但外界對此一直持懷疑態度。然而從現在開始,這些改革不僅真的發生了,而且看起來還會繼續下去。香港“亞洲時報在線”19 日說,吳登盛的改革舉措包括在今年3月上任後會見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季,釋放200多名政治犯,以及放寬對媒體的管制,雖然緬甸反對派中的頑固派指責這些改革是“軍政府的把戲”,但即使一些西方組織也承認“緬甸在變”,文章還據此將吳登盛這位“軍政府首腦丹瑞大將親自挑選的接班人”比做“緬甸的戈爾巴喬夫”。

  “緬甸國內圍繞密鬆水電站的爭論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發生的”,一名在緬甸生活多年的華人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這樣說。他說,在軍政府時期,緬甸一直實行嚴格的新聞出版審查制度,此前緬甸中文報紙為“過關”,需要將報道內容翻譯成緬甸文送審。但吳登盛3月30日上台後宣布,從6月10日起將“官方預審”變為“民間自審”,首批入選試點的私營媒體居然有82家報紙和96份雜誌。“外界都清楚新政府會進行改革,但誰也想不到改革如此之快,原本預計兩三年後才會發生的變革不到3個月就實現了”。

  “小進步累積出大成功”,《印度斯坦時報》16日社論將緬甸的變化當做印度在全球競技場上成功拓展國家利益的證據,並將其稱之為印度“和平周邊策略的最新成功”。該報稱,印度和西方一樣鼓勵緬甸發生民主變革,但反對西方用制裁+孤立的策略實現目標,而是與緬甸軍政府保持接觸。如今,“新德里應感謝中國在過去兩年中傲慢的行為方式”,使周邊更多國家突然提升了對印度的熱情,“現在到了新德里向仰光拋出更多胡蘿蔔的時候了”。

  《印度教徒報》17日的文章將密鬆事件解讀為緬甸對中國經濟影響日益不安的“最富戲劇性表達”。文章認為,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是緬甸軍政府最值得依賴的朋友,但中緬交往史上也有中國文革時期緬甸發生排華事件等不愉快,眼下緬甸正急於擺脫與中國“令人不安的擁抱”,這一切對於印度來說都是“機遇”。

  “緬甸叫停大壩建設也是對印度的警告”,倫敦大學緬甸問題專家拉爾對《緬甸時報》表述的這一觀點,像是在潑印度媒體的冷水。拉爾說,印度在緬甸境內也有兩個水電站建設項目,“它應該注意到,如果項目不符合緬甸國內利益,內比都(緬甸首都)同樣有可能暫停或取消印度的項目”,在內比都眼中,提升與印度的關係是好的,但“印度還算不上是中國的替代者”。

  不過,據流亡泰國的緬甸人士所辦媒體《伊洛瓦底江》雜誌網站報道,上周緬甸總統吳登盛訪印後,《緬甸新光報》也曾刊登題為“緬甸印度友誼挽回”的社論,為緬印走近歡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