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衝向戰位 |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新華網消息:探營“村民”實為敵方臥底、毒氣來襲卻不戴防毒面具...... 變幻莫測的背後是雙方指揮員從實戰出發的臨場發揮。10月24日,在成都軍區某高炮團的對抗演練現場,如影隨形的導調組不見了,而戰場硝煙卻更加濃厚。
以往‘紅’‘藍’兩軍對抗,導調員如影隨行,擔當指揮決策、戰術手段運用、信息采集、部隊行動控制、情況設置等關鍵重任。該團參謀長、演練綜合導調組組長施玉林說:“這次對抗,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紅’‘藍’雙方的臨戰能力,只提供初始態勢、對抗規則,不構設想定的戰術情況,不劃定地域範圍,最大限度地提供自主偵察、自主決策、自主演練的條件。”
演練現場,導調組將“紅”、“藍”兩方“導”入戰場後,就沒了下文。雙方從緊急出動、隱蔽集結、裝載機動,到開進演習集結地域,展開情報偵察、組織戰鬥、指揮協同,頻頻過招,打得難分高下。時近中午,炮聲漸息。紅方隊伍開進到密林深處,剛舒了口氣,只見一個挑著蔬菜的“村民”從隊伍旁側繞而過,旋即不見身影。“有詐!”紅方指揮員,二營長豐曉勇立即疏散部隊,就地隱蔽,“敵”炮火緊接著呼嘯而至。
“錯綜複雜的戰場態勢,是雙方打破常規思維,根據戰場實際自主交戰“打出來”的。”該團團長蘇小林告訴我們,自主對抗演習,從根本上轉變了我導你演的演習模式,使“紅”、“藍”兩軍走向前台,成為演習的真正“主角”。至於各級指揮員判斷是否準確、指揮是否得當、組織是否嚴密、行動是否連貫,都被深入到各營連的信息采集員悉數記錄在案,作為評估部隊戰鬥力的重要依據。不見文電滿天飛,但見演兵布陣忙。
戰鬥間隙,筆者點擊演習文電信息系統,除通報初始態勢的百字文書外,很難找到來自導調組的只言片語。連長張志斌說:“導調組布置的‘作業’少了,我們自由發揮的空間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