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印度是世界兩大文明古國,中國搞文化振興也可以借鑒印度的經驗。總體而言,印度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感覺要比中國濃,社會矛盾、衝突也不像中國這樣尖銳。這裡固然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宗教社會對人道德觀念的影響,另外也有一部分跟印度的文化有關。比方說,印度出了泰戈爾,他的文學作品是最傑出的“真善美”典型,對印度社會起了很好的精神引導作用。而印度能出泰戈爾這樣的文化巨匠是和它的“學園文化”傳統有關,泰戈爾終生致力於創辦一所宣揚愛心、提倡國際主義的學園。印度其他偉人如“聖雄”甘地、聖哲奧羅賓多等,也都有自己的學園,以此吸引世界各國人士來到共同理想中陶冶。如果中國也注重發揮文化名人對民眾精神生活的引導作用,一定可以幫助中國社會主義新文化運動持久繁榮。
1916年,泰戈爾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講演時說:“古希臘的明燈在初點燃的土地上熄滅。羅馬的威力被埋葬在廣大帝國的廢墟下。但是建築在社會與人的精神理想基礎上的文明仍然活在中國和印度……正像活的種子一樣,天上降下滋潤的雨水,它就會抽芽、成長,伸展它造福的樹枝,開花、結果。”泰戈爾似乎在近一百年前就預見到今天《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期盼這個《決定》降下滋潤的雨水,讓中國社會主義新文化抽芽、成長,伸展出造福的樹枝,開花、結果。 |